淺談幼兒園教育過程公平問題
其他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聽、最悲傷的歌︺
【摘要】幼兒園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對于孩子心性的成型具有具有重要。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公平問題一直存在,這對于孩子今后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文章對幼兒園教育過程公平問題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公平;問題
一、前言
文章對幼兒園教育公平及其重要性進行了介紹,對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通過分析,并結合自身實踐經驗和相關理論知識,對幼兒園教育公平問題的對策進行了探討。
二、幼兒園教育公平及其重要性
1.幼兒教育中課程公平的內涵。瑞典學者托爾斯頓·胡森認為,教育公平在三個不同時期各有不同的涵義:第一,起點公平,指入學機會均等;第二,過程公平,指教育條件均等;第三。結果公平,指學業成功機會均等。借鑒和改進托爾斯頓·胡森的觀點,我們認為課程公平包括兩種意義:第一種是“起點公平”,這是最淺層意義上的課程公平,主要包括接觸課程機會的均等及課程條件的均等。具體來說,接觸課程機會的均等是指每一幼兒都有機會接觸課程,這是受教育者可以獲得課程經驗和保證課程公平的最基本條件。課程條件的均等是指學前教育機構為課程實施和評價所配備的師資力量、硬件設備、財政投入等綜合客觀因素上的均等,這些條件為幼兒的課程活動提供了人文環境與物質基礎。第二種是“過程公平”,這是實施課程過程中的課程公平,主要包括師幼互動的均等。課程過程的均等主要是指在課程系統內得到公平的待遇。過程公平既是起點公平的延續,又是結果公平的必要前提。師幼互動的公平是指不論幼兒智力如何、家庭背景如何,課程實施者在實施課程的過程中都能給予同等的、符合他們需要的機會和關注。
2.幼兒教育中課程公平的重要性。盡管幼兒教育中的課程不公平可以刺激學前教育機構的相互競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幼兒教育和課程的發展,但毋庸質疑,幼兒教育中的課程不公平對社會的和諧發展、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著不良影響。從社會方面來看,課程不公平將形成影響和諧社會建設和發展的消極因素。課程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人們對早期教育重要性認識的提高,城鄉家庭都有了較為強烈的早期教育需求,但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不少家庭的子女接受不到或不能較好地接受早期教育,這些幼兒也無法享受到優質的課程服務,進而影響了幼兒的發展。從兒童方面來說,課程是關于幼兒素質發展的藍圖,承載著不同知識的課程為幼兒提供了不同的發展藍圖。幼兒學習不同的課程,他們就會學到不同的知識,其潛能也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課程還蘊含著特定的教育機會和發展權利。兒童接觸不同的課程,其獲得的發展機遇也不相同。如果幼兒不能受到一視同仁的課程,這很可能給幼兒留下受歧視的早期經驗,從而進一步嚴重地影響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目標狹窄,不能滿足農村幼兒的發展需要。多年來,我國的幼兒園課程在設計過程中大多只注重年齡階段、教學主題和教育活動類型等的區別,推行的是一種城市化的模式。課程目標往往是依照城市幼兒的發展水平制定的。農村幼兒園則套用城市幼兒園的課程。然而,城鄉幼兒在入園前接受的家庭教育有很大不同,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也有很大不同,導致幼兒在入園時的已有經驗等存在很大差異。一些基于城市幼兒發展水平制定的課程目標很難在農村落實。正因為課程目標的實現難度過大,所以許多農村幼兒園索性將課程目標簡單等同于為幼兒進入小學做好認知準備。這種以追求認知發展為主要目標的幼兒園課程不能很好地滿足農村幼兒的發展需要,甚至可能對農村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良好習慣養成等造成負面影響。
2.課程內容脫離農村生活,“城市化”傾向嚴重。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是考察課程是否體現差異性、適宜性的重要指標。在我國現行教育體制下,城市文化作為社會發展的主流文化,有意無意地凌駕于農村文化之上。例如,參與課程編寫的人員大多是來自城市示范性幼兒園的名優教師和大學、科研機構的專家,而他們中的許多人對當下農村幼兒的生活缺乏感性認識。又如,課程編寫的前期實驗多數是在城市和發達地區的幼兒園完成的,導致許多課程內容與農村幼兒的實際脫節。比如一些課程中需要用到的課程資源,如公園、社區、少年宮、展覽館、博物館、互聯網等,在當前許多農村地區都很難獲得。
3.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不高。農村與城市幼兒園教師間不僅存在數量上的差異,更存在專業素質上的差異。一方面,農村教師因為缺少待遇保障,所以入職門檻較底;另一方面,農村優秀教師流失嚴重。調查發現,部分農村幼兒園教師甚至把去城市幼兒園工作當成自己奮斗的首要目標。再加上農村教師得到的專業支持較少,外出參加培訓的機會也比較少,信息比較閉塞,導致“課堂中心、教師中心、學科中心”依然是當前許多農村幼兒園的主要特征。許多農村幼兒園因為教師能力有限,又為了迎合家長的需要,所以仍以讀、寫、算課程為主,存在諸如“不組織開展課程計劃上規定的探索活動,卻把大量時間用來組織幼兒學習本該到小學才學的知識”等現象。
四、幼兒園教育公平問題的對策分析
就目前的中國國情來看,教育體制正處于改革階段,如果想短時間內解決學前教育不公平現象是不現實的,但是,眼下來看,我們應該確保一個基本的底線,能夠讓經濟不發地地區和弱勢群體的子女們能夠享受學前教育,讓每一個幼兒能夠公平的享受學前教育。因此,本文對實現幼兒教育公平的對策分析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配置資源。政府部門應該利用其政府職能,合理的將幼兒教師資源、教育教學書籍以及跟幼兒教育有關的資源合理分配,將有限的資源發揮出其最大的效能。政府部門可以降低房舍的租金以及給予一定的補助從而降低辦園的成本。此外,師資力量上面,政府還可以成立專門的政府部門,給幼兒教師提供各種提升專業水平的培訓部門。
2.將幼兒教育也一并納入到義務教育當中。幼兒教育作為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幼兒、開發幼兒智力與思維的關鍵環節。因此,如果國家教育部門能夠將幼兒教育一并納入到義務教育當中的話,不僅有利于弱勢群體和城鄉貧困家庭子女的學前幼兒教育學習的公平,而且還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下去,因此,將幼兒教育納入到義務教育當中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行為,是有利于促進實現教育公平正確措施。
3.建立健全的教育法規,用法律的形式來保障和實現教育的公平性。就目前的學前教育體制來看,亂收費和不規范收費現象嚴重,導致了各類幼兒園的入園門檻不同,也使得幼兒教育的公平性無法實現,因此,用法律的手段進行規范,規定教育領域中的教育規范,以及為制定相關的收費標準,實現制度透明化,規范正規化的方向發展。用法律的手段作為實現幼兒教育公平,保障人權、平等、公平、自由的實現,讓人們真正的對幼兒教育達到滿意程度。
五、結束語
農村幼兒園教育中,課程教育的公平問題非常突出,這對于農村孩子今后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需要相關部門和人員引起重視才行。
參考文獻:
[1]唐淑.中國農村幼兒教育的發展與變革[J].學前教育研究,2005,(6):39.
[2]蘇婷,高偉山.明確思路與機遇,把重點放在農村[N].中國教育報,2009-2-27.
[3]教育部發展規劃司,中國教育統計年鑒(2010)[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606-607.
【淺談幼兒園教育過程公平問題】相關文章:
• 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的措施
• 幼兒園教師如何進行說課
• 信息技術精彩著幼兒園的活動
• 探索幼兒園活動單元設計的新模式
• 地球科學知識在幼兒園科普的運用
• 淺談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在幼兒教學中的作用
• 幼兒園教學情境虛擬化的反思
• 淺談幼兒園青年教師的培養
• 談學前教育類人才培養價值訴求
• 孩子上幼兒園 家長信任誰
• 談幼兒園園所文化建設
• 淺議幼兒園立體式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