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十九世紀,我國一些著名教育家如陶行知、陳鶴琴等就明確提出了“幼兒園活動要以大自然、大社?為活教材”、“生活即教育,教育是從生活中來,從生活中展開”的觀點。《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應加強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區及周邊環境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
近年來,我園從幼兒教育目標出發,對幼兒園周邊的各種社區資源進行了調查了解,并收集與資源相關的文字、圖片。通過精心篩選,所選用的社區資源既是安全的,又是有助于提升幼兒經驗的。在開發利用社區資源方面,我們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實踐,使其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一、以特有的河陽文化資源為背景,讓幼兒園課程向社區延伸
讓教育回歸真實的生活,讓幼兒回歸自然的環境,這是《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所蘊含的新理念。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書,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師,她的教益無窮無盡。陶行知先生也說過:“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環境,不用死的書本。”
我們鳳凰鎮是個歷史悠久的小鎮,名勝古跡眾多,土產特產豐富,如: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永慶寺、梁朝太子手植的紅豆樹、江南風情的恬莊古街、河陌山歌館、千畝桃園、鳳凰山茶場、高莊豆腐、鳳凰水蜜桃等等,這些不可多得的有利資源為我們有效開展教育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我們對其充分挖掘,以社區特有的文化環境為素材開展主題活動。同時,通過主題活動的形式,帶幼兒走進自然,走進生活,親身感知體驗,陶冶幼兒情操,培養幼兒對生活、家鄉的熱愛之情。
每年三、四月,我們結合主題目標,利用周邊自然資源帶孩子走進社區。主題活動《我愛家鄉》,根據孩子的年齡層次,分別參觀恬莊古街、永慶寺、河陽山歌館,看千年紅豆樹,賞千畝桃園,去鳳凰茶園采摘茶葉。孩子學?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的雙手觸摸世界,用自己的心靈感悟家鄉的發展變化。在與社區環境的親密接觸中,孩子們的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情操得到了陶冶,深刻體驗了家鄉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了河陽文化的獨特魅力。可見利用社區資源,讓幼兒在現實情景中感知、學習,并且獲得快樂的體驗,是一種新舉措,新進步。
我們不僅重視利用社區資源,還利用社區資源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如:在組織幼兒參觀時,把孩子平時學到的環保知識、文明禮儀等行為融入參觀活動中,堅持做到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教育契機,積極引導孩子做社?人,做文明人。如外出時我們讓孩子帶上自己制作的環保旗、環保宣傳單到社區分發、展示;在與接待人員交流過程中,我們鼓勵孩子嘗試禮貌地主動與人打招呼交流;參觀乘車上下時做到文明有序,不爭不搶,彼此謙讓;隨身帶的食品與大家一起分享,路途中相互照顧等等。通過此類活動,孩子的環保意識得到增強,文明行為得到歷練,同時更激發了喜歡自己的生活環境、熱愛社區的美好情感。
二、以濃郁的人文資源為依托,讓幼兒園課程更豐富多彩
《綱要》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我們十分清楚教育資源的多元化?使幼兒對學習一直保持一種新鮮感,從而主動建構知識和經驗。因此,我們從幼兒發展和活動的需要出發,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區中的人文資源,通過“請進來”的模式,為幼兒提供學習平臺。
1 請家長來園給孩子上課。我們允許爺爺奶奶或有閑暇時間的爸爸媽媽來幼兒園做家長助教,配合教師開展活動,和教師一起帶幼兒外出,幫忙照顧幼兒,為幼兒活動攝像;參與幼兒園的親子活動,配合教師指導幼兒等等。對于一些有特殊技能的家長,如警察、醫生、河陽山歌手,我們?邀請他們到園介紹。
2 將社區人員作為幼兒園的“編外”教師。結合課程的需要,我們邀請社區相關人員擔任幼兒園的輔導員,到幼兒園參與活動,豐富幼兒的經驗,拓展幼兒的視野。如:定期邀請鳳凰鎮的著名山歌手尹麗芬來園給孩子們教唱河陽山歌;請河陽山歌收集編撰者虞永良先生來園介紹山歌的起源、種類等。消防安全月期間,我們邀請鳳凰中隊的消防員開著消防車來園給孩子們上課,講述消防知識,教給孩子們消防逃生的方法,并在他們的指導下師生進行消防演練。消防員生動的表演,互動式的上課極大地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豐富了幼兒的社?經驗,彌補了教師專業知識的不足。這些資源的有效利用使幼兒的活動更加豐富,課程內容更加充實,并給主題活動的開展注入了勃勃生機。
三、以現代化的生活設施為條件,讓幼兒園課程更貼近生活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區配套的生活設施也不斷完善。我園地理位置優越,附近有菜場、超市、郵局、派出所、醫院和小學等。周邊的生活設施都是我們可利用的教育資源,都能成為我們開展主題活動的活教材。
我們合理、充分地利用這些社區設施,豐富幼兒的生活,開展不同的教育活動。其中超是孩子們最感興趣和最熟悉的地方。為了滿足幼兒的興趣與需要,結合我們數學教育目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我們組織幼兒逛超市,通過“10元錢購物”活動讓幼兒體驗生活,一方面提高孩子對錢幣的認識,另一方面也融入了10以內的加減運算,提高了孩子生活中實際運算的能力。活動中超市營業員還專門給小朋友開辟了一條收銀通道,不厭其煩地為小顧客開單、找零,孩子們不僅做了一回小主人,還體驗到了一種被社?接納、重視的喜悅。另外,菜場是孩子們關注的另一焦點,在孩子們的期待中,在家長的積極配合下,一個有關“菜籃子”的活動又生成了,活動內容也再一次被拓展。活動不僅促進了孩子良好行為品質的形成,還豐富了幼兒的知識面,促進了智力發展,還有效增進了幼兒問的互相合作與關愛,真正起到了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和諧發展的作用。
當今教育新形勢下,社區資源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資源已被大家認可,并已逐漸滲透到教育教學過程中,為現代教育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只要我們深入研究,社區中蘊含的教育資源還是十分豐富寶貴的,我們應該做有心人,深入挖掘社區中可用的各種教育資源,不斷豐富我們的課程內容,使其真正為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讓社區資源為幼兒園課程添彩】相關文章:
• 幼兒園和諧教師隊伍建設策略
• 學前教育中游戲的作用分析
• 積極強化法中的幼兒教育論文
• 新修訂版《幼兒園工作規程》開始實施
• 中職學前教育實踐課程探究
• 德國幼教革命:家長自辦幼兒園
• 怎樣正確理解幼兒園課程的設計
• 學前教育專業理實一體化課程體系研究
• 也談幼兒園的游戲活動
• 教學醫院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提高方法
• 幼兒園管理策略之我見
• 我國幼兒園教材發展的歷史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