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總則里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開展親子活動是做好家長工作的一種有效途徑。親子活動能幫助家長成長,促進家園合作;也可以促進親子關系健康發展,提高幼兒能力;而且親子活動能促進教師成長,讓家長、幼兒園與教師共同成長,為他們之間搭配起一座橋梁。
【關鍵詞】幼兒教育 家園合作 親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38-8636(2014)06-0029-03 親子活動的重要意義越來越被人們重視,作為學前教育機構,幼兒園有責任、有義務為家長這種積極合理的教育行為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幫助,可以有效地利用幼兒園現有的資源條件(包括場地、設施、材料、師資等)為家庭服務,從中又將幼兒園有效的做法滲透進家庭,促進家園協調合作發展。有些家長并不了解幼兒園為什么要開展親子活動,而且提到要搞活動就有這樣那樣的不方便,參與度不是很高。至于以上現象,本文擬對幼兒園親子活動的重要性作了些粗淺的探索與介紹。
一、親子活動促進幼兒成長,提高幼兒能力
幼兒園教育要求開展親子活動,包括肢體游戲、語言游戲、認知游戲、美工游戲、家務勞動等,使父母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點和不足,進行有針對性的配合,讓彼此的互動更為親近,提高幼兒的各種能力,并促進孩子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心理,實踐證明,親子活動的效果是顯著的。
(一)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也是一種適應社會、適應集體的一種能力。剛入園時約有三分之二的幼兒在生活環節都是等著老師來幫忙,一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架勢。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幼兒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能力。家長們可以利用休息時間帶領孩子一起玩親子游戲,如“小手鉆山洞”的穿衣游戲、鞋子找朋友游戲、“爸爸媽媽當寶寶”游戲以及鼓勵孩子幫忙做家務活,寓教于樂。家長們的積極配合,使孩子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并在游戲中掌握和提高生活技能。在活動反饋中家長興奮地告訴老師:孩子現在不但喜歡自己事情自己做,還主動地幫大人收衣服、分碗筷,不再是以前的小皇帝了。
(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交往的重要工具,幼兒正處于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他們有與人交往的強烈愿望,卻往往因為表達不清,而讓人不知所云,從說不清進而發展到在集體活動中不愛說、不敢說,造成交流機會減少,產生心理壓力。親子對話活動是最佳選擇。家長一對一指導,使幼兒說得多,互動性強;家長耐心地傾聽幼兒的表達,鼓勵幼兒盡興地說,并進行相應的啟發;親子交談的氣氛輕松自然,幼兒面對的是自己所熟悉的人,無心理壓力,家長表現出樂于傾聽的態度會促使幼兒愛說,增強表達欲望。
(三)促進幼兒健康心理的發展
現在的父母由于工作忙,在物質上盡力滿足孩子的要求,而忽視了孩子的情感需要,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發展。和家長一起游戲并產生共鳴的時候,正是豐富孩子的感情和心靈的寶貴時刻。通過親子活動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學習正確發泄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 的愿望,建立起對父母的信任與合作,促進與父母交流溝通。通過這種活動孩子還能受到多種暗含情感交流的影響,逐漸形成對世界、對社會、對人生的正確態度。
(四)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激發和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是孩子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動力機制,這將使他們終身受益。親子活動則是一個很有效、可行性強的方法。親子活動不在于多,也不需一味地玩書本上固定的游戲,而應采取隨機的多角度的游戲方法和策略,充分利用各種時間和各種材料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從而充分地激發孩子的參與親子活動的興趣,培養孩子的創造力,這種創造力就會不知不覺地在孩子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展現出來。
二、親子活動促進家長成長、家園合作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一)幫助家長建立主人翁意識,激發家長積極合作的態度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與家長都是兒童教育的主體,共同的目標是促進兒童的發展,相互間是合作伙伴的關系。可現在有很多家長因平時工作太忙,沒有多少時間去顧孩子,對幼兒園的方方面面都很少過問。開展親子活動可以讓忙碌的家長建立主人翁意識,與教師共同擔當教育孩子的責任。幼兒園在活動組織各過程中做到想在先,引在前,讓家長及時跟上,理解我們的想法、做法及其原因,真正體會到幼兒園開展的這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孩子的發展,家長們的責任心和創造熱情就會被激發出來。
(二)讓家長走近幼兒園,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
親子活動可以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走近幼兒園。在活動中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可以縮短教師與家長的距離,同時經過觀察教師的教育行為和孩子的表現,家長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內容和方法,使其在活動中獲得正確的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并將觀念和方法融入到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逐步了解培養、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從而最終實現孩子的健康和諧發展。
(三)促進家長的交流學習與成長
親子活動對于家長來說,也是一個共同接受再教育的過程。在活動中,家長可以通過觀察老師的指導獲取教育的經驗、通過參與活動的過程領悟教育的方法。另外,還可以使持不同教養態度的家長通過互相交流借鑒,不斷提升自身的教養素質。經常組織幼兒園的親子活動促進了家長的交流,使大家真正覺得班級像一個大家庭,有了家庭成員般的歸屬感,樂于參加活動,促進家長的成長。
三、親子活動促進教師成長,提高教師素質和地位
親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深化和發展,是一種特殊的早期教育和社會教育。而親子活動作為親子教育的延伸,既指導了家長,又增進了家園聯系的力度,對孩子和家長來說,無疑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而幼兒教師也能從活動中受益匪淺。
(一)讓幼兒教師學會了思考和總結
自從開展親子活動后,老師們為了把活動開展好,班與班之間、年級與年級之間都在相互競爭,大家主動在一起討論、相互借鑒,老師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思考、想辦法力爭把活動組織好。活動后,老師們會主動、及時的進行客觀總結,總結經驗并找出不足,只是想在下一次的親子活動中揚長避短,把活動做得更好、讓家長更滿意!現在,老師們的科研氛圍也逐漸濃厚,相互間的閑言碎語少了,多了主動鉆研,主動學習,主動探究和討論的現象。教師備課室里洋溢著濃濃的積極的、向上的科研氛圍。
(二)提高了幼兒教師的組織能力和主動學習的欲望
幼兒園開展親子活動后,幼兒教師面對的不再只是班上的孩子了,還要面對眾多的、形形色色的幼兒家長。每一次的親子活動前,老師都要做好各種預想和準備工作,每項工作細致了再細致。如今,每位老師一提起開展親子活動都有無數的妙招和經驗,而且各個臉上都洋溢著自信與滿足的微笑!當然,老師們是不滿足僅僅停留在原地的,只要有機會就會通過各種途徑學習,努力提升自身素質。由此可以看出:幼兒園開展親子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教師的組織能力,同時激發了幼兒教師主動學習的欲望。
(三)讓幼兒教師的地位得到提升
親子活動形式很多,而每一種親子活動中,家長們都能感受到幼兒園的良苦用心、感激著幼兒老師的辛勤勞動、感動著孩子們的童言稚語和笑臉。在這樣一個充滿著濃濃親情的大家庭里,只有幼兒老師是不可或缺的連接點,家長們逐漸感覺出新時期幼兒教師地位的重要和特殊。
總之,隨著親子活動在幼兒園的深入開展,家長們參與幼兒教育的熱情也在逐漸高漲。有了家長們的參與,我們收獲了意想不到的資源,在家長高興、孩子受益的同時,幼兒教師也在共同學習和成長。如:在講解大班健康活動換牙時,請牙科家長來講解,既有圖片還有實例,更有說服力,在孩子掌握知識的同時,也讓老師再學習了一次,自身知識的積累也更深了一層。可以說,通過幼兒園親子活動的開展,幼兒老師也在活動中與孩子在共同學習、共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生蘭.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1
[2]王艷云.親子溝通從零歲開始[J].幼兒教育導語,2006(1)
[3]陳鶴琴.家庭教育[M].上海: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31-35
[4]華愛華.幼兒游戲理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5]張燕.親子園:一種社區非正規學前教育模式[J].學前教育,2007(2)
【淺談幼兒園親子活動的重要性】相關文章:
• 淺議提高幼兒園蒙語教學質量的方法
• 加強幼兒園愛國啟蒙教育的途徑
• 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利弊思考
• 淺談如何做好幼兒園家長工作
• 幼兒園家長工作的“約”與“談”
• 幼兒園美術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 幼兒園中的頭腦風暴
• 關于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策略分析
• 海北州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情況調查
• 幼兒園老師語言與幼兒語言研究
• 幼兒園禮儀教育的實施方法
• 幼兒園教學計劃管理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