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人在?途》讓人相信在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都會發生?事。也許某一天,孩子也會在幼兒園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事,無意中成了同學取笑的對象!這時家長千萬別跟著取笑孩子,而要從孩子的心理出發,幫他度過這一難關。
?事1:尿床了,要足被人知道就慘了!
兩點半都過了,成星航還在閉眼假睡,老師怎么推他都不起來,有經驗的生活老師伸手到他身下一摸,難怪!這孩子尿床了,因為怕人知道,這會兒正拿自己的身體當“烘干器”呢!老師忙叫他起來換洗,又忙著替他燙褥子,忘了安慰他。成星航心里敲了半天的小鼓:“要是被同學發現就慘了,會被他們叫成‘尿床精’,那樣的話我可再也沒有臉去上幼兒園了!”
出個招:聞訊趕到幼兒園的媽媽可以對孩子說:“老師剛剛來過電話了,叫我安慰你,小孩子午睡尿床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她會替你保密的!還有,下次別拿自己的身體當‘烘干器’了,感覺尿了床要悄悄告訴老師,最好快點去洗一洗、換褲子,因為我們的尿里面有尿堿,時間長了會腌得皮膚發紅剌痛。”媽媽也要告訴孩子如何預防尿床:“午睡前,最好不要喝太多的水,就算你不太想小便,也最好上一趟廁所……”
?事2:他們部叫我肉團子、大熊貓!
自從幼兒園上過《國寶大熊貓》一課,身材圓滾滾胖乎乎的林浩就收獲了一大堆綽號:“國寶”、“大熊貓”,甚至還有“肉團子”。連老師聽了林浩的告狀也樂了:“林浩,你要是還吃那么多肉,不運動不減肥,小心以后還有別的外號冒出來!”看著心愛的孫子食欲全無,奶奶都想去幼兒園找那些小朋友和老師算賬。
出個招:到了這一步,做兒子的思想工作前,媽媽最好先與奶奶溝通一次,把道理講給她聽:“其實老師是想說,孩子們都沒有惡意,起綽號這件事,咱做家長的要是看得很嚴重,孩子真的會感覺受傷害,而且會跟其他小朋友鬧得很對立:要是咱覺得就是孩子們開開玩笑,甚至是表達親昵的一種方式,孩子也會一笑置之的。”長輩間取得一致意見后,再跟孩子談比較好;至于減肥一事,孩子正在生長發育期,最好要有合理的營養搭配,慢慢來,只要改掉光愛吃肉不吃蔬菜、愛吃甜點和油炸食物的習慣就好了。
?事3:她們同著看我上廁所,一點不知羞!
小宇這學期轉了新幼兒園,那里的廁所是男女共用的,男生用的小便池就在一進門的地方。才去了兩天,小宇就吵著要回原來的幼兒園去,問他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死活不肯說,逼急了才沒頭沒腦地說:“她們圍著看我上廁所,一群女生看小男生,真不知羞!”
出個招:原來是一個有羞澀感的男生,被一群好奇心特重的女生“圍觀”了,在他特別想要一個私密空間的時刻!當然,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和老師溝通,給小朋友們加一節輕松的“生理衛生”課,講清楚為什么男孩和女孩小便的姿勢不一樣,為什么在人家上廁所時在一旁圍觀,是很沒有禮貌的事。有可能的話,家長委員會也可以要求園方做幾個門擋,保護孩子們的隱私。當然,當務之急是解決小宇的不安,媽媽可以告訴小宇:“小孩子對異性的身體有好奇是很正常的事情,小女孩只是好奇你為什么不和她們一樣,是站著小便。這個,老師會解釋給她們聽的。你要是臉紅,她們更要起哄;你自然點,她們很快就失去圍觀的興趣了。”
?事4:誰都不想當我的“幼兒園媽媽”!
星期天,瞻瞻沒頭沒腦抱怨說:“幼兒園一點也不好玩,我能不能不去幼兒園?”咦,發生了什么新情況?媽媽一追問,瞻瞻就有了哭腔:“他們都有‘幼兒園媽媽’,就我沒有!”這個學期,幼兒園里的女孩子們流行玩一種新游戲:女孩兩兩結對,一方當“幼兒園媽媽”,一方當“幼兒園寶寶”。瞻瞻跟她的幾個好朋友提出來要當“寶寶”,可別的小女孩說瞻瞻長得不像洋娃娃,誰都不想當她的“媽媽”。瞻瞻大受打擊,她是第一次明確地從同伴那里,得知自己長得不乖巧,也是第一次被排斥在小女生的游戲圈之外。
出個招:“咦,既然有人樂意當你的寶寶,你為什么不當媽媽?”“我才不要當媽媽,當媽媽吃虧死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要分寶寶一半。”原來如此!媽媽可以就勢讓瞻瞻去問一問其他當媽媽的小女孩:“當媽媽有什么意思呀?”從伙伴的回答中,瞻瞻就會發現扮演“教導者”和“庇護人”的樂趣:“當媽媽要會講故事,我就是這樣當上故事大王的!”、“一個人吃東西沒意思,和‘寶寶’分享才有意思。”、“媽媽越對‘寶寶’好,‘寶寶’越跟媽媽親!”好了,當孩子明白“付出也有樂趣”時,她就樂意以媽媽的身份加入游戲圈了,她的孤獨感也會消失。
?事5:他們說我“狗洞大開”
剛滿5歲,洋洋就換了第一顆門牙,換牙早也有麻煩:就像一個另類,洋洋一下子成了班上的名人,調皮的孩子怪叫一聲:“看!洋洋說話都不關風!整個一‘狗洞大開’!”洋洋為此很生氣,對著同學吐唾沫,并且此后再也不敢咧嘴大笑了,連吃飯,也緊緊抿著嘴,一臉的不安。
出個招:在這種情況下,媽媽不再厲聲斥責洋洋說“吐唾沫最沒家教了!我們的臉都給你丟盡了!”媽媽一定要意識到第一個換牙的小孩,和第一個戴眼鏡,第一個戴牙箍的小孩一樣,飽受了輿論的壓力。在他孤立無援時,媽媽最重要的是理解他,可以這樣對他說:“我理解你這段時間很不痛快,也怪媽媽沒有和老師做一個說明,要是老師讓大家知道,每個人都會‘狗洞大開’,早晚而已,你是不是會感覺好點呢?”媽媽還可教孩子如何應對“狗洞大開”的嘲諷:“你可以走過去,咧嘴讓大家看你牙床上冒出的米粒大的新牙,對大家說,你看,再過兩三個月新牙長出來了,比舊牙還結實雪白,連核桃也咬得動,我比你們先換牙,先成為大孩子呢!這樣一來,人家的鄙棄,就會成為羨慕。”
責編陳金華
【幫孩子度過幼兒園?事】相關文章:
• 融合現代信息技術 開發幼兒園新課程
• 淺談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的創新
• 幼兒教育中有效回應的策略
• 以人為本理念下幼兒園管理工作初探
• 幼兒園是我家(中班)
• 昆明城區民辦幼兒園師資現狀調查
• 淺談怎樣做好幼兒園總務管理工作
• 創建幼兒園美術特色的理論探究
• 源自生活的幼兒園生態啟蒙教育實踐
• 合作學習在學前教育聲樂教學中的實踐
• 幼兒園主體建筑設計規范
• 淺談幼兒園階段語言類課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