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培養適應二十一世紀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社會主義新人的重大舉措。理性對待幼兒園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誤區,對于把握素質教育的正確方向,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真實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幼兒 素質教育 誤區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教育對象的基本品質與素養為宗旨的教育,其實質是要促進每個教育對象的真實發展。作為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學前教育,由于缺少或沒有直接的“應試”,使幼兒園在課程設置及教育實施方式等方面具有較大的自由度。幼兒園由此成為實施素質教育態度最為堅決的陣地。但是,由于理論研究的滯后,在幼兒園素質教育的實踐中,還是明顯地存在著一些誤區。
誤區之一:過分強調認知性發展,忽視教育對象的人本意義。
教育是時代的產物,受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及意識形態所制約,但同時教育本身又是一種前瞻性的工作,具有發展的能動性。素質教育的落腳點應服從于教學主體,即拓展、提升、完善幼兒的整體素質,包括知識、能力、習慣以及精神品格,努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共處、學會生存,這是素質教育生存及可持續發展所追求的“生命質量”。幼兒教育是一項基礎性工程,教育不僅應注重學生現在的發展,更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重視學生現在的發展對未來的發展價值和遷移價值。
但是,目前的教育模式往往偏重于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較多地考慮幼兒學會多少知識、掌握多少技能,過分強調“學以致用”,至于與幼兒個性心理品質休戚相關的人文素養,如人性的陶冶、身心的平衡等,卻所提甚少。毋庸置疑,認知性目標應該是教學活動的中心任務,淺者要講清知識,深者要發展能力,但并非是唯一目的。教學活動的目標應該涵蓋一般的科學文化知識在內的全部人生體驗,包括情感、意志、行為習慣、自我意識、交往技能等等。當然,這些目標不可能希冀在一次教學或一組教學中全部完成,但至少應該貫徹始終。
從一定意義上講,教育在人與社會的交互過程中起著平衡與協調的作用。素質化的教育教學目標只有統合具有社會價值的科學素養和具有個性意義的人文素養兩個方面,這樣的教育才是全面的教育。
誤區之二:過分突出教師的干預功能,忽視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能動性。
素質教育的實施有賴于教法的改革與更新。時至今日,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和諧、具有探索意義的學習氛圍已為廣大幼教工作者所共識,啟發式和“情境”教學的方法也為教學任務完成的效率和幼兒素質培養的質量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但另一方面,不少教師在具體實施時卻缺乏一定的靈活性,為追求形式而“啟發”,單純地創設情境,過分突出了教師的干預功能,忽視了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能動性。例如角色游戲,有“責任心”的教師往往設計了多個場景,準備了足夠的材料。幼兒在教師精心準備和策劃的“舞臺”上興致勃發,場面則熱鬧非凡。但不能不思考的是,幼兒在這種任何材料均能隨手拈來的游戲環境中究竟能迸發出多少創造的火花?又如教學活動,有些教師盡管準備了充足的材料,但操作活動草草了事,匆匆收場,不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有些教師習慣于按部就班地讓幼兒一遍一遍地操作(盡管每遍操作的內容及程度不一),幼兒成了教師發送指令的“接受器”,這種程式化的操作無疑背離了素質教育“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要求。
幼兒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擁有主動活動、自由活動和充分活動的機會和權利。素質教育要真正得到落實,教師就必須將創造還給孩子。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講:要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嘴巴,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教師過多的“創造”實際上是對幼兒創造潛能的一種剝奪。
誤區之三:過分強調現代技術的教育功能,忽視教學活動的生命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被不斷引入課堂。不少幼兒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往往較多考慮教學手段的先進性,對教學活動本身的生命意義卻日漸忽視。
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多媒體與網絡技術集聲、像、圖、文于一體,內容充實形象,符合學前兒童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其輔助作用在于調動各種感官,以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功效。正是其無與倫比的優點,使得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使用頻頻,似乎沒有多媒體輔助教學便不能完成教學任務,沒有多媒體輔助教學便體現不了素質教育的要求。應該承認,現代教育技術的介入對課堂教學的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不只表現為教學內容數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更新,更體現為一種新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但不管教學的手段如何先進,它的宗旨是還是為教學活動服務。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不能喧賓奪主,更不能忽視幼兒的主體活動,應該是積極而有度的。
教學活動是一個涉及教師和學生在理性和情緒兩方面的動態的人際過程!坝H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學活動的生命意義要求教師不僅要在認識上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思維,而且要在情感上善于與學生進行不斷的心與心的交流,使學生始終處于無拘無束、心情舒暢、振奮的心理狀態中!扒閯佑谥卸斡谕狻,教師應有意識地通過表情動作來表達自己對學生的情感,達到與學生心靈交流的目的,而不應僅憑一兩種先進的教育手段來教學質量的提高。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進步,也是我國當前現代化建設的一項緊迫任務。我們希望不僅是幼兒教育工作者關注素質教育,還希望全社會對幼兒園素質教育都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攜起手來共同努力,為幼兒們健康活潑地茁壯成長做出應有的貢獻。
【對幼兒園素質教育誤區思考】相關文章:
• 幼兒園自然角區域環境創設淺談
• 市場經濟下幼兒園管理策略
• 幼兒園“民間游戲”環境資源的開發利用
• 淺談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的創新
• 幼兒教師職后培訓情況及需求
• 幼兒園教師團隊建設策略
• 幼兒教育中小學化偏向的弊端及舉措
• 淺議幼兒園兒童綜合素質提高策略
• 游戲對幼兒園教育的價值
• 淺談小學附屬幼兒園
• 波蘭“黃色大象”幼兒園
• 幼兒園紙藝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