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效教學的概念 有效教學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種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有效教學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愿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二是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么”和“學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也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有效教學的惟一指標。
二、活動準備內容
活動準備主要是指教師在活動實施前所要做的工作。一般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活動材料的投放、二是知識經驗的準備、三是學習情境的創設。
1、活動材料的投放。
活動材料,是教育意圖的物質載體,它本身的特性及由這些特性所規定的活動方式往往決定著兒童可能獲得什么樣的學習經驗、獲得哪些方面的發展。活動材料在幼兒的學習中,往往起著橋梁和中介的作用,它使抽象的知識能具體、形象地呈現在幼兒面前,使他們能具體、直觀地感知和體驗;此外,活動材料還可以讓幼兒實際動手操作,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有利于幼兒獲得感性經驗。幼兒園的活動材料,更多地應該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物品、當地的自然資源和安全的廢舊材料,這樣一是可以讓幼兒學會珍惜和利用資源;二是可以保證數量,做到幼兒人手一套操作材料,有利于幼兒獨立操作和自主學習;三是節省了教師制作教具的時間;四是節約了幼兒園的物質資源。
任何教育活動都離不開物質材料的準備。如果教師不精心做好這個準備,必將造成時間的隱性浪費。教師的教具、幼兒的學具,都應充分的考慮如何合理擺放,便于教師取放和幼兒的收放。
2、知識經驗的準備。
要找準新的經驗點,要求教師在進行新的教育教學活動前必須了解幼兒先期已經掌握哪些與本活動相關的知識技能,具備了哪些能力。教師可以采用“任務分析”的方法,來分析并了解幼兒經驗準備情況,并做好相關的經驗準備。
教師在活動前應做好自己在這方面的知識準備,自己有一桶水才能倒給孩子一碗水。同時還要把握幼兒的已有知識經驗。如果活動內容不適合大多數幼兒的水平,導致低水平重復,低估幼兒的能力水平,教師重復著幼兒已經知道或理解的內容。或產生“對牛彈琴”的現象,教師高估了幼兒的能力水平,內容深奧幼兒無法接受。使教育失去有效性。
3、學習情境的創設。
“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愿望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發生的,適宜的情境能夠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幼兒的年齡和生活經驗,并借鑒一些常見的生活事件,思考去創設一個個生動而真實的、可親身體驗的、科學而有效的模擬生活的教育情景,讓幼兒與情境中的人、事物、事件相互作用,從而建立起連接教學與生活的橋梁。
三、如何讓活動材料促進幼兒的學習
(一)材料與幼兒學習的關系
幼兒園活動和幼兒的學習需要特定的物質材料,這些物質材料能使活動順利進行,滿足幼兒的學習需要并促進幼兒發展。在幼兒園很少有與物質材料無關的活動,物質材料的不適宜或貧乏最終會影響幼兒的發展。物質材料是幼兒學習的基本條件。其實,幼兒從小就有一種材料尋覓趨向。幼兒從能看清周圍事物的那天開始就沒有停止過對周圍物質材料的尋覓,他們正是在與不斷豐富的物質材料的互動中不斷發展的。因此,給幼兒提供豐富的、適宜的物質材料,就是給幼兒創設適宜的學習情景,能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決定了他們主要是借助物質材料進行學習的。物質材料不只是讓幼兒有事做,讓幼兒獲得經驗,運用什么樣的材料,決定了幼兒將進行什么樣的學習,當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的任何材料都具有發展的價值,都能引發幼兒的學習。有些材料在特定情景里,在教師的適當安排下能引發幼兒多方面的學習。
(二)材料的種類
在幼兒園,可以稱作材料的往往有兩類,一類是物質材料,另一類是非物質材料。物質材料包括設備、器材和其他物質性材料。非物質材料主要是指作品、規則、既成文化等精神材料,它們有時以物質的形式呈現。這兩類材料來自家庭、幼兒園及社區,是由教師、幼兒及家長共同發現、選擇和構建的,它們共同構成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的材料。設備、器材和其他物質性材料是幼兒園重要的組成因素,是幼兒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它們的特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幼兒園這一教育機構的特質。
幼兒教育機構的物質材料大致分為三類:一是設備,指家具和較大、較昂貴的物品;二是器材,指較小、較便宜的物品;三是供應品,指經常更換的消耗性物品。器材和供應品在幼兒園課程中運用頻率更高,作用更直接。與供應品相比,器材的結構性強些,大部分器材是購置的。而供應品的結構性低些,開放性高些。當然,不同的供應品結構化程度也是不同的,如蠟筆、碎紙和泥土的結構性程度就有所不同。相當一部分供應品應由教師從現成的生活材料中選取。
【幼兒園有效活動準備】相關文章:
• 游戲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實踐
• 如何在大自然中實施幼兒園教育
• 把幼兒園開進大公司
• 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民歌選擇
• 很抱歉,此文章已刪除
• 幼兒園與小學教學銜接的分析
• 園本研修幼兒教師文化研究
• 對于幼兒園大班游戲活動的總結
• 當寶寶帶回了幼兒園的東西
• 幼兒園音樂教學延伸活動分析
• 籃球在幼兒園不同年齡班的游戲開展
• 《弟子規》在幼兒園中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