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德育之我見
其他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聽、最悲傷的歌︺
幼兒德育就是要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使其逐步轉化成一種自覺的行為習慣。幼兒園時期是培養幼兒形成正確的思想情感和良好道德品質的關鍵時期,《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幼兒的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為核心。幼兒園德育尤為重要。
一 幼兒園應注重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給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內心產生認可并意欲回報的一種認識、情懷和行為。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在父母的百般呵護下無憂無慮地成長,他們接受的愛太多,漸漸地連他們自己也把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父母、長輩、學校老師,社會各界給孩子太多的關愛,有些時候甚至是溺愛,使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應受到的待遇,稍微有一點不順心,就心理受挫,不能正確理解和面對。現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感恩的心態,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是幼兒園和家長迫在眉睫的事情。
1.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培養幼兒的感恩意識
正如洛克所說:“我們幼小時所受的影響,哪怕是極小極小,小到無法覺察出來,但對日后都有極大深遠的作用。這正如江河的源頭一樣,水性極柔,一丁點兒人力就可以使它的方向發生根本性改變,正由源頭上的一丁點兒引導,河流便有了不同的流向,最后流到十分遙遠的地方。”孩子們的精神正像河流的源頭一樣,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幼兒有著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教師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應時刻關心幼兒,對幼兒表現出關愛的行為,對家人、對長輩、對身邊的人都應關心、關愛,讓幼兒時時能感覺到老師想人之所想。對別人的幫助,應予以感謝,對別人的關愛,應知道感恩。受到別人的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久而久之,身教勝于言教,讓孩子在感恩的氛圍中耳濡目染,這種行為的暗示,無形中培養了他們的感恩意識,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2.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幼兒學會感恩
在日常活動課中我們經常給孩子們講一些感恩故事:《羊跪乳》《鴉反哺》《陳毅探母》等,使幼兒接受熏陶,形成感恩的心理。通過故事中典型人物傳播的正能量,使幼兒產生認同感,效仿故事中的人物,養成感恩的習慣。我們還定期組織感恩教育活動,如在母親節開展“我愛媽媽”主題活動,在教師節開展“回報師恩”的主題活動,在日常生活中開展“我給媽媽洗洗腳”“我給爺爺奶奶捶捶背”等活動,讓孩子時常有感恩、報恩的行動,引導幫助孩子養成感恩的習慣,形成感恩的性格。同時以園為陣地,加強家園聯系,通過和幼兒一起翻閱照片、講幼兒成長的故事等,讓幼兒感受到家庭和幼兒園的溫暖,老師的和藹可親,對養育自己的人產生感激之情。使感恩教育無處不在,形成感恩教育的沃土,讓我們的孩子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二 幼兒園應注重品德禮儀教育
禮儀是一個人美好心靈的展現。幼兒生活禮儀的養成,與他們將來人格的形成、人際關系和社會化行為的發展,都有相當密切的關系。良好的品德禮儀教育是孩子靈魂上的預防針,是孩子一生成功的基石。(1)教育孩子使用禮貌用語。早上見面要問好,臨走分手說“再見”,別人幫助說“謝謝”,打擾別人說“對不起”等,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禮貌用語的習慣。(2)教孩子學背品德禮儀三字歌。如入園禮儀三字歌、活動禮儀三字歌、午睡禮儀三字歌、進餐禮儀三字歌、離園禮儀三字歌等。讓品德禮儀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3)教會孩子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我們經常組織孩子開展活動,教會孩子怎樣待人接物。如家里來了客人怎么接待,別人送禮物怎么接收等,使孩子從小養成高雅的品德習慣。(4)成人注意語言文明,為幼兒做出表率。與他人交談時,認真傾聽,使用禮貌用語。在公共場合不大聲說話,不說臟話、粗話。幼兒表達意見時,成人可蹲下來,眼睛平視幼兒,耐心聽他把話講完。
三 幼兒園應注重養成教育
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其中的一位:“你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里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呢?”出人意料的是,這位白發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又問:“在幼兒園里學到了什么呢?”學者說:“把自己的東西分給小朋友一半;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后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東西就是這些。”這位學者的回答,代表了與會科學家的普遍看法,他們認為終生所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幼兒園老師對他們培養的良好的養成習慣。
養成教育是指幼兒在學習、生活、勞動等教育中良好的習慣形成于定性。幼兒期是一個人身心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人的一生中許多習慣都是從幼兒時期形成的。幼兒園應注重一日常規教育,讓孩子學會做人,學會求學,學會共處,周而復始,養成習慣,為孩子幸福的一生打好基礎。我們幼兒園編寫了一本養成習慣順口溜、
兒歌,讓兒童背誦,每周進行一項養成訓練。如入園時背誦《入園常規歌》、洗手時背誦《洗手歌》、如廁時背誦《如廁歌》、早操時背誦《早操歌》等。把一日生活常規都細化成
兒歌,讓幼兒容易掌握,并形成習慣。
正如薩克雷所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我們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播下一顆健康的德育種子,相信在老師、家長、社會各界的呵護下,它們一定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責任編輯:龐遠燕〕
【幼兒園德育之我見】相關文章:
• 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優化幼兒園管理
• 孩子不肯上幼兒園
• 探究幼兒園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 “人本化”的幼兒園制度文化建設
• 幼兒園的有效教學
• 幼兒園虐童事件之我見
• 職業道德建設下幼兒教師論文
•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 幼兒園區域活動概念辨析
• 淺談幼兒園數學教學
• 淺談幼兒園的人性化管理
• 家園共育 促幼兒園內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