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審議就是通過集體智慧對課程中的問題進行商議并作出選擇和決策的
過程。隨著幼兒園課程建設的不斷發展,課程審議在幼兒園課程中不是存在不
存在的問題,而是如何更加有意識地提高效率的問題。本文試圖對為什么要在
幼兒園倡導課程審議、課程審議是一個怎樣的過程、如何提高課程審議的成效
、如何通過課程審議完善幼兒園課程進行討論。
一、為什么要在幼兒園倡導課程審議
在我國基礎教育界,除了幼兒教育,其他教育階段要談課程設計、課程建
設似乎有些不現實。因為國家為中小學制訂了統一的課程標準,教材、考試內
容都是相對統一的。偏離統一標準的課程很有可能影響學生考試成績,進而影
響學校辦學“成效”。相對而言,幼兒園的課程要靈活和機動一些,所以課程
設計在幼兒園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規定了
幼兒園教育的宗旨、目標、原則、內容和要求,它是指導性的、原則性的,不
同地區、不同幼兒園可以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選擇適合的課程模式、課程內容
和課程實施方式。而且,也只有從實際出發進行選擇,才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促進每個兒童在原有水平上發展。因此,從原則上說,幼兒園的課程是幼兒
園選擇和編制的,而不是別人給予的。但從實際情況看,并非所有的幼兒園都
在設計課程。長期以來我國的教師教育體系中缺乏課程設計的內容,近年來雖
有所改變,但從總體看很多教師仍然缺乏課程設計的能力和意識。普適課程在
我國幼兒園被廣泛采用,正反映了我國國情的現實狀況。值得我們關注的是,
隨著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貫徹和落實,越來越多的幼兒園注
重課程建設,無論是對普適課程的園本化改造還是從幼兒園的現實出發自己編
制課程,都體現了教師的課程設計者角色意識得到了加強。幼兒園課程設計和
課程建設對幼兒園和教師來說不是多余的,而是一項需要切實落實的工作。
幼兒園的課程設計是實踐工作者進行的設計,是直接關注課程實施成效的
設計。因此,幼兒園課程建設往往不是個人行為,而是集體性的活動,需要凝
聚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對課程實踐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
因此,幼兒園課程設計經常是與問題的發現和解決聯系在一起的。如果課程設
計中存在的問題能被清晰地意識到,并進入審議的程序,那么,這個問題得到
完滿解決的可能性就大。相反,如果課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不能被清晰地意識
到,沒有經過教師集體審議,那么,這個問題就不能有效、及時地解決。正是
從這個意義上說,課程審議是與對課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的敏感性相聯系的。
我們對存在的問題越敏感,越有可能將問題納入審議過程,越有可能解決問題
。因此,倡導課程審議,就是倡導及時、有效地用集體的智慧解決問題。從一
定程度上說,課程建設就是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沒有不存在問題
的課程建設過程,只有發現不了問題的實踐困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一個
思想和智慧聚集、建構的過程,是不斷發展和完善課程的過程,也是教師的課
程建設能力不斷發展、專業成長不斷持續的過程。
二、課程審議是怎樣的過程
幼兒園課程審議是一個發現問題并運用集體智慧解決問題的過程。那么,
這個過程又包括哪些基本步驟呢?
首先,明確問題。意識到問題,明確問題的實質,是課程審議的首要環節
。教師發現和意識到的問題既可能是觀念和知識層面的,也可能是技術和策略
層面的,不同的問題對課程的影響是不同的,但都是課程建設需要關注的問題
。如果一個幼兒園關注的問題類型過于集中在某一個方面,就要反思其他方面
是否存在問題。進入課程審議程序的問題,可以是共性的問題,也可以是個性
的問題。然而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值得進入審議程序,只有那些對課程實踐具有
重要意義的、真實的問題才值得審議。有些問題在幼兒園課程實踐中反復被提
及。大家心中也很清楚如何去解決,出現這種情況往往不是因為沒有解決問題
的策略,而是沒有解決問題的決心和毅力,這樣的問題再審議也還是問題。一
個問題被意識到后,審議什么呢?這就要關注問題的實質。如“教師們不愿意
交游戲計劃”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如何讓教師愿意交”還是“游
戲是否需要計劃”,我覺得是后者。這些問題搞清楚了,就能避免很多人為的
“問題”,也能真正促進幼兒園課程建設的健康發展。
其次,分析問題。我們在明確了問題的實質后,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分析問
題。問題的分析是產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基礎,問題分析越透徹,解決問題的策
略就越豐富、越具有針對性。分析問題時一般有以下幾個基本思路:一是分析
問題的表現。我們為何覺得那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有哪些外在表現?其中最
核心的表現是什么?這些表現是否都反映了這個問題?有沒有附帶問題的出現
?二是分析問題可能造成的影響。任何問題都可能產生影響,有些問題的影響
大一些,有些問題的影響小一些;有些問題的影響可能是單一的,有些問題的
影響可能是多方面的。把問題可能產生的影響分析清楚,有助于形成相應的解
決問題的策略。三是分析問題的成因。為什么會產生問題?哪些因素造成了問
題的出現?其中哪些是關鍵因素?對成因把握得越透徹,解決問題的有效性就
越高。
最后,形成策略。經過對問題的分析,我們要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審
議過程中,由于參與審議的人員經驗的不同和認識能力的不同,經常會出現很
多的策略,這些策略可能是針對問題的同一個影響因素的,也可能是針對不同
的影響因素的。形成策略的過程包括廣泛形成策略和聚焦核心策略的過程。不
是所有策略均能對解決問題產生成效,因此,必須把策略與幼兒園現實結合起
來,從實際狀況出發,討論策略的有效性。事實上,聚焦核心策略的過程就是
聯系實際、追求成效的過程。相關的策略聯系在一起共同作用,就是解決問題
的方案。
以上三個環節反映了課程審議的基本程序,但還沒有反映課程審議過程與
日常交流和討論相比的特殊性。課程審議除了有清晰的問題指向外,還有確定
的目的,即形成最佳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或方案。課程審議過程的另一個重要特
點是利用集體智慧又超越集體智慧。參與討論的人員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是
課程審議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在共同討論的過程中,來自不同角度、不同認
識水平、不同經驗的觀點會不斷出現,這些觀點可能是矛盾的、相互沖突的,
也可能是偏離核心策略的。如何在錯綜復雜的觀點基礎上優化、凝聚和提升集
體智慧,使集體的共識不斷擴大,使問題的解決更為有效,是課程審議較為艱
巨的任務。
課程審議主要指教師之間進行的審議。在幼兒園課程建設的實踐過程中,
尤其是在班級課程實施的現場,我們經常能見到教師與幼兒之間為活動計劃和
活動策略展開的討論,他們從各自的立場出發充分說明理由,形成活動展開的
具體思路和方法,這顯然也具有審議的價值。在注重課程生成性和課程靈活應
變性的今天,教師與幼兒之間的審議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也是值得我們高度
關注的一個領域。
三、如何提高課程審議的成效
1.課程研究是課程審議取得成效的前提
課程審議是針對問題展開的,只有不斷地進行課程研究,才會有審議需要
,才會有審議的議題。反過來,幼兒園只有不斷開展課程審議,課程研究才可
能有新的進展,課程才能不斷完善。因此。課程研究的展開是課程審議的前提
,審議是伴隨著課程研究的活動,不是為了審議而審議。要取得課程審議的成
效,必須堅持深入地開展課程研究,審議課程研究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
在課程研究中,越是真實的、現實的、具體的問題,越是教師們共同面臨的問
題,就越有審議的價值,也越利于提升審議的成效。由此可見,審議的成效與
課程實踐研究的過程聯系在一起,與教師的思考和行動聯系在一起,與幼兒園
課程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聯系在一起。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課程審議是自
發的,是由教師的需要引起的,不是上級的要求和指令決定的。課程審議的議
題也不是事先規定的,而是教師發現并提出的。只有這樣的審議才真正可能產
生成效。
2.努力形成課程審議意識
課程審議意識包括課程的研究意識、參與意識、民主意識。所謂研究意識
就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就是在實踐中不斷思考、不斷鉆研的意識,
就是對問題敏感并愿意去探索和嘗試的意識。所謂參與意識就是指積極參與解
決課程研究中出現的問題的意識,具體地說,就是積極提出問題,努力參與問
題的討論,積極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努力在實踐中探索和嘗試的意識。對課
程審議來說,沒有教師的積極參與不可能取得審議的成效,也談不上課程審議
;對教師來說,參與課程審議是專業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專業成長的重
要途徑。所謂民主意識,就是相互尊重、相互平等、言無不盡的意識。課程審
議過程中的民主是幼兒園民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專業民主對教師來說
是民主的重要內容。沒有課程審議,還會削弱班級的日常民主,一個得不到民
主雨露滋潤的教師很難對兒童實施真正的、充分的民主。如果一個幼兒園課程
審議意識濃厚,它的民主氣氛往往也會相應地濃厚。因此,如果園長和教師有
了課程審議意識,幼兒園的課程審議就能成為教師熱衷的、平常的以及對課程
建設具有重要貢獻的活動之一。幼兒園要想培養教師的課程審議意識,必須讓
教師在實踐中體驗和感受審議的意義,感受審議對實現自己參與權的意義,對
幼兒園民主生活的意義。任何空洞的說教無法使教師真正產生審議意識。
3.注重學習,為高質量的課程審議做好充分的專業準備
高質量的課程審議是與教師的專業素質的提高聯系在一起的。對教師而言
,課程審議不只是一個簡單的付出的過程,而是一個獲得與付出并舉的過程。
在審議過程中,教師在積極地貢獻自己的智慧,同時也從其他教師身上獲得很
多有價值的觀點、經驗和啟發。更重要的是,為了不斷提高課程審議的成效,
教師應該有目的地學習,充實專業知識和經驗,提升專業的敏感性,以學習促
進審議,在審議中發現學習的內容,使學習和審議形成良性循環。這樣,課程
審議的質量就能不斷提高,教師科學看待和分析問題的水平就會不斷提高。由
此可見,組織課程審議的過程經常是與組織專業學習的過程相互關聯、有機結
合的。正是這個學習和審議交融的過程,促進教師不斷發展,促進幼兒園課程
不斷發展,促進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因此,不能用單維的眼光看待課程審議,
不能為了審議而審議,不能進行沒有專業準備的審議,要將課程審議納入幼兒
園課程建設和教師專業發展的軌道。也只有這樣,教師才會更積極地參與課程
審議,才會感受到課程審議對自己專業成長的意義,才會更積極地投入到課程
審議的過程之中
總之,課程審議是一項幼兒園的日常工作,是一項充分體現教師專業自主
的工作,也是一項能充分反映并有力提升教師專業水準的工作,還是一項幼兒
園課程建設和發展不可缺少的工作。課程審議是我們熟悉的工作,因為我們經
常在從事這項工作;也是我們感到陌生的工作,因為如何提升課程審議的成效
和發揮課程審議的作用是一個因園而異的問題,也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需要在
實踐中不斷地研究和探索。
【學前教育學術研究:再論幼兒園課程審議】相關文章:
下一篇:優化園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