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育是幼兒園教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幼兒發展情況的指標之一。《綱要》中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可見,數學游戲要源于幼兒的生活和游戲,要在游戲中促進幼兒數概念的建構。
然而,在家長的眼中,孩子的數學教育又是什么樣子的呢?每次與家長交流孩子的數學教育時,許多家長會如是說:哦,我們家的寶寶能從一數到一百了,許多加減的題目他都會做。每次進行家訪活動的時候,會發現一些家長已經在教孩子寫數字,或進行數字運算了。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顯然,家長的教育觀念與學校教育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讀了《和孩子一起跳舞》這本書后,讓我對幼兒園數學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并將會積極的把這一理念灌輸給幼兒家長,力求家園教育的同步。書中指出,數學教育并不僅僅限于某些與數學或算術有關的數學活動中,對幼兒來說,數學知識存在于他們身邊的事事處處,而他們所從事的各種游戲活動也都會包含一些與數學知識有關的內容。會數數、會做加減并不是幼兒園教學學習的主要任務,至少不是唯一的內容。因為數概念的形成包括了許多方面,不如分類,比如排序,又比如比較等,都不是簡單的學會數數就能夠掌握的。
那么,如何有效促進幼兒數概念的形成呢?吳放(作者)指出:幼兒需要通過游戲,通過動手來探究和發現自己的生活中事物的共性、特性、邏輯性以及可轉換性,而他們的數概念是在這樣的探究和發現中形成中。為此,教師可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數學游戲等,在玩玩樂樂中促進幼兒數學能力的發展。
首先要從幼兒興趣出發,多角度促進幼兒數學能力發展,除了數字排序,還可以融入分類、圖形、大小等數的概念,內容廣泛;其次,教學方法要游戲化、生活化、趣味化,數學教學不是枯燥的腦力勞動,教學方法要與生活密切聯系,把生活中的數學巧妙的融合到課堂上,讓幼兒在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獲得數學能力的發展。第三,積極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在肯定家長的同時,讓家長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知道幼兒園數學教育的落腳點以及與學齡后數學教育的不同,鼓勵家長多和孩子玩玩數學游戲,減少枯燥的數字運算等。
作為學前教育,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很重要,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在玩中學,用感性的教育方法去促進幼兒理性思維的發展,時刻以《綱要》精神為指導,逐步萌發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數學并不等于簡單的加減】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數學學習的策略
下一篇:新課程中對幼兒數學教學內容的思考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