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是幼兒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有效形式,游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傳統游戲來自民間,不僅能夠滿足幼兒的生理發育需求,而且能滿足幼兒心中對于學習、交往的需要。傳統游戲的娛樂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較強,能使幼兒的心情愉快,激發他們的積極性,為他們帶來不一樣的快樂體驗。幼兒有很強的好奇心,遇見不明白的事總愛問個為什么,他們活潑好動,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傳統游戲就能夠很好地滿足幼兒這種活動的愿望。
一、將傳統游戲融入幼兒園活動中的意義與思考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與興趣愛好,為他們選擇合適的傳統游戲,幼兒就能夠在日常的活動中有很多收獲。傳統游戲能夠使幼兒在園內的各種活動環節實現自然過渡,將各個教學過程緊密銜接起來,使幼兒的動和靜能夠交替進行。針對幼兒教學,我們要遵循管而不死、放而不亂的原則,而傳統游戲則能幫助教師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它在幼兒園教學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筆者將自己的思考總結如下。
(一)促使教師認識到傳統游戲的價值
有些教師認為,傳統游戲是來自民間,是在民間流傳很久的,幼兒在家中時有父母教,他們都懂得怎樣玩,教師就不用再教了,讓他們自己玩就好了。其實這種觀念存在很大的誤區。教師要對民間游戲進行挖掘,找到其中潛藏的教育價值,并較好地運用,使民間游戲收到最好的效果。在游戲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給他們一定的游戲自由,同時要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給予學生科學、正確的游戲指導。這一要求并不能夠簡單達到,教師要不斷對游戲內容進行收集和整理,進行思考和創新,拓展游戲的內涵和外延,使學生在游戲中有更多收獲,并促進教師素質不斷提高。
(二)傳統游戲能夠增加幼兒參與戶外活動和體育活動的樂趣
在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時,教師可以結合幼兒實際情況,將民間游戲融入運動會、旅游及其他戶外活動中,對二者進行合理設計與開發,使活動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得到有效的提高。當進行戶外游戲時,幼兒沐浴在陽光中,不僅能夠為他們的身體健康帶來益處,而且能使幼兒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體會到在大自然中進行游戲的樂趣。有些傳統游戲有很強的時令性,教師要結合不同的季節為幼兒選擇合適的游戲。如踢毽子是適合在冬天進行的運動,冬天幼兒都穿著棉鞋,不會讓毽子磕傷腳踝。踢毽子的運動量不大,幼兒玩起來沒有什么身體方面的負擔,因此不僅能夠鍛煉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而且可以活血御寒,增強體質。到了春天則適合放風箏,春天風多,風箏能夠很快躍上天空,幼兒在奔跑追逐和拉拽風箏的過程中鍛煉了四肢,眼睛也會在欣賞和追逐風箏時得到鍛煉,避免近視的產生。
二、采取有效策略,將傳統游戲巧妙地融入幼兒的日常活動中
要想使傳統游戲發揮應有作用,我們就要將其融入每日的教學和活動中,讓學生多接觸傳統游戲,為他們創造玩的機會。結合幼兒園的活動安排,我們可以遵循以下途徑進行研究和實施。
(一)將傳統游戲融入零散時間之中
幼兒園的活動安排都是遵循一定的順序的,每個環節之間都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利用適當的過渡將這些環節巧妙連接起來,這些過渡就是一些零散的時間,教師要從心理上對其重視起來,并充分利用這些時間,這對教學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入園后等待早餐的時間,可以讓幼兒玩玩七巧板和拼圖等;排隊喝水前可以讓學生玩翻手繩、石頭剪刀布等;在幼兒下午離開幼兒園時,可以和他們一起玩玩漢諾塔,或是玩一些簡單的拍手游戲。這種做法不僅能夠使學生靜下心來等待,而且能巧妙地實現園內活動的自然過渡,使園內秩序井然,提高幼兒活動質量。并且,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地實現動靜結合的活動原則,對學生的心智發展與情緒發展都有很大好處。
(二)將傳統游戲融入主題活動之中
我國歷史悠久,有燦爛的文明和豐富多彩的文化,也有很多充滿特色的節日,教師可以以傳統節日為主題,圍繞傳統節日展開各種各樣的活動,將傳統游戲融入活動中,不僅能夠讓幼兒沉浸在節日的氛圍中,而且能讓他們明白傳統節日的意義,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宣傳方式。
如寒假開學后,我們就以春節為主題,開展了一次主題活動。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人們經常利用踩高蹺的形式期待來年的生活步步高升。對于幼兒來講,踩高蹺的意義則是能夠長高,寄托他們在新的一年健康成長的期待。于是,我們就采取踩高蹺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傳統文化熏陶。幼兒園的孩子的平衡能力尚不完善,讓他們控制高蹺有一定難度,因此,幼兒園教師就自制了一些簡易的高蹺――將不銹鋼杯子反扣過來,在杯子兩側各打一個小洞,將繩子從小洞里穿過來,再估算幼兒腳底到腰部的長度,將繩子打成死結。這樣,幼兒就可以將腳放在杯子上,提起繩子向前走動。幼兒都很喜歡老師制造的“新式高蹺”,大家都想要上去試一試。于是我們把幼兒分成若干個小組,踩著高蹺走障礙,最先達到的還能獲得小獎品,從而有效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
節日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之所以喜歡各種節日,是因為節日里大人對他們的約束會變少,他們的自由也會相應增多,能沉浸在游戲世界中,提高自身的各項能力。而利用節日表達兒童的美好的愿望,則能為幼兒帶來美的體驗,豐富他們的人生體會,促進幼兒創造能力的提高。
(三)將傳統游戲融入區域活動中
鑒于區域活動具有自由性、指導間接性、自主性、個性化等特征,教師可以考慮在室內創設一個相對固定的游戲區域,鼓勵幼兒開展傳統游戲。把傳統游戲納入區域活動中開展,在各區域角投放相應材料,如可以在益智區投放五子棋、漢諾塔、七巧板等;在美工區投放泥塑、剪紙、編織、各種豆類等;在體育區投放高蹺、毽子、沙包等;在表演區投放傳統小樂器、民族服裝等。傳統游戲以不同途徑和方式融入幼兒園一日活動,成為幼兒園課程實施的重要方式,為幼兒潛能的開發及個性的發展提供了很好平臺。這幾種方式是相互滲透、相互關聯、相互補充的,側重于幼兒身心全方位的發展。在幼兒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這些不同的教育活動方式組成并充實了幼兒的完整生活,促進了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將傳統游戲融入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絕不僅僅是簡單的懷舊,更重要的是重拾自然和文化賦予幼兒的童年樂趣,尊重幼兒游戲的愿望和權力。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傳統民間游戲在逐步邊緣化,在現實教育環境下遭遇到發展困境,其獨特的教育價值有待我們充分挖掘和實現。
2015年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在幼兒園游戲活動中滲透傳統游戲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5]GHB0695的研究成果。
【如何將傳統游戲融入幼兒園活動之中】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數學環境的創設和利用
• 略談幼兒園環境建設
• 幼兒園餐點時間的糗事
• 幼兒園音樂教育問題與對策
• 幼兒園歌唱教學的策略研究
• 淺談幼兒園保育員的基本素質
• 幫你挑所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教育小學化
• 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學思考
• 幼兒園新教師培養之淺析
• 幼兒園游戲教學探討(7篇)
• 如何做好幼兒園后勤\保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