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幼兒園;教學管理;教學觀念;一日活動; 教研 【中圖分類號】 G6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5―0033―01
一、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采取合理的教?W方法
轉變教學觀念,需要教師從自居的“指揮者”的寶座上走下來,給幼兒以平等、合理的教育環境,構建和諧、民主的師幼關系,并采用適合幼兒“自由、合作、探索、創造”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注重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拓寬幼兒的視野。如,前一段時間我在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發現我們班的小朋友精力很不集中,門外偶爾的動靜就能把他們的目光吸引過去。針對這種情況我開始對幼兒進行說服教育,然后進行循循引導,但都沒有得到期待的結果,于是我開始改變教學策略:首先改變“一言堂”的習慣,借助于豐富多彩的教具、添加肢體語言等來開展教學活動,為每個幼兒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并及時給予肯定,從而培養了他們游戲、學習的興趣。
二、合理安排一日活動的時間
1. 大塊和相對集中安排活動時間。一日活動有許多具體內容,每個內容雖然有自己的特點,但決不是孤立無聯系的,教師應當盡可能把相關聯的活動放在一起。比如,室內的學習活動既包括了教師組織的集體教學活動,也包括了教師組織的小組學習活動和幼兒的自由選擇活動,這些活動之間是不需要安排休息或轉換的,可以直接從一個活動轉到下一個活動。一般來說,所有室內學習活動可以安排在一個大的時間段內,并且在組織小組學習的同時,可以安排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在這期間,幼兒的喝水、入廁等都可以自由進行。這樣就可以省了不必要的活動過渡環節。當然,一個教室中要同時安排多種活動時需在空間的安排上加以考慮,可以通過位置的安排,柜子、屏風的使用,減少各種活動的相互干擾,使活動效果得到保證。再如,對于課間操和戶外活動的時間安排,如果某個年級的課間操安排在上午進行,那么就要盡可能地將課間操的時間與這個年級的戶外活動連起來,使這個年級課間操結束后就直接進入相應的戶外活動場地進行活動,從而省去進出教室的過渡。
2. 認真處理好活動間的過渡環節。過渡環節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合適的活動,否則會讓幼兒感到無所適從,也會給下一個活動帶來不好的影響。比如,早餐后的過渡時間比較長,一些幼兒很快就吃完,一些幼兒則要吃較長的時間,所以早餐后一定要給那些已經吃完的幼兒安排合適的活動,如提供一些小型桌面玩具,讓他們自由選擇等。但是過渡環節是需要教師安排和組織的,而且這種組織要能為下一個活動做準備。一般地說,上午戶外活動,尤其是戶外的體育活動結束后幼兒都比較累,回到教室后的活動應當是比較放松的,并有具體明確的要求。第一,盡快處理好喝水和盥洗事務。第二,盡快讓幼兒坐下再安排活動,但不要安排大聲說話的活動。第三,不要有太復雜的智力活動,因為此時幼兒的注意力都不太集中,整個過渡時間不宜太長。
3. 根據實際情況對一日活動安排進行調整。比如有的幼兒園由于場地比較小,不能安排全體幼兒同時做早操,分年齡班做又會需要很多時間,使早餐時間延長,這種情況下幼兒園就要安排一些年齡班進行課間操;有的幼兒園由于綠化不足,夏天戶外場地上太陽照射得過于厲害,戶外活動的時間就必須調整,上午要提前,下午要推后。一日活動安排如何調整,管理者應當在認真了解各項活動的實際進行情況后,在經常跟班看活動的基礎上進行。
三、在教研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管理
教學管理的目的是要使教學工作更順利、教學質量更高,因此教學管理首先要發現現有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具體問題,然后去研究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在大家形成共識的基礎上去執行。比如,在室內學習環境中,各個區域設置的位置是否合適,不同的年齡班要設立哪些區域,各個區域中要提供什么材料,各年齡班在區域、材料上有什么不同要求;什么內容的活動采用集體上課方式比較好,什么內容的活動采用小組交流、討論的方式比較好,什么樣的活動讓幼兒自我選擇比較好;教師平時如何有效地進行業務學習,如何通過具體的學習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教師要不要對幼兒的學習與發展進行評價,如何進行評價;如果建立幼兒成長檔案,什么樣的形式比較好,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一段時間的觀摩、教研后才能得出結論和提出要求。好的教學管理,應當是能真正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管理。編輯:王金梅
【做好幼兒園教學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相關文章:
• 感受德國幼兒園的環境教育
• 幼兒園男教師俱樂部:實踐與啟示
• 淺談幼兒園如何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 幼兒園教師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
• 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實施方法初探
• 幼兒園青年教師辯證管理初探
• 幼兒園教育價值觀建設
• 如何做好幼兒園工會工作
• 如何提高幼兒教育的管理水平探討
• 幼兒園“三位一體”新型班級管理模式初探
• 淺談園長應如何管理幼兒園
• 幼兒園園長的家長工作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