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年不僅是人類語言形成的重要階段,也在人類語言組織能力提升以及表述技巧增強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此,要想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發展,便必須重視對幼兒學齡前的語言教學,如此方有利于提升幼兒的語言素質,進而維護幼兒的有效成長。
關鍵詞:幼兒;語言教學;回歸自然
一直以來,語言教學均是我國幼兒園的核心教學內容之一。而要確保幼兒語言教學的有序開展,作為幼兒教師,除了需致力于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與素質同時,深化其對生活環境的理解,如此方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然后鑒于當前的教學實際,由于幼兒園教師普遍缺乏對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認知。因而導致幼兒語言教學的課程設置存在嚴重漏洞,從而極易影響幼兒語言教學效率與效果。因此,當代幼兒教師,應務必認識到幼兒語言教學生活化開展的重要性,并在教學方式方面予以有效創新,如此方有利于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一、 幼兒園語言教學生活化開展的重要性
全面分析并掌握幼兒語言教學生活化開展的重要性,不僅能讓教師了解當前自身于教學理論方面所存在的誤區,更能幫助教師明確幼兒階段語言教育的重點,從而有助于相關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進而保證良好的語言教學質量與水平。
基于幼兒時期幼兒特殊的心理與生理特點,因而幼兒階段的語言教育也將是一個全方位的工程。在此過程中,不僅要求教師需結合幼兒的身體能力與心理素質來開展語言相關的教育活動,更需要教師立足于幼兒認知實際,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如此方有利于幼兒語言教學質量與水平的穩步提升。與此同時,鑒于幼兒期的幼兒,其正處于認知發展中的前運算階段。而該階段的幼兒,雖對抽象事物及概念的理解能力較差,但卻有著極強的形象思維能力,因而教師的語言教學過程也應采取更加直觀、形象的教學方式,如此方有利于深化幼兒對語言知識的理解。然而在傳統的幼兒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會采取口述的方式展開教學,然后這種抽象的表達方式很難讓幼兒全然理解。對此,為加強幼兒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并盡可能為幼兒提供一個全方位的學習環境,教師應改變傳統刻板、抽象的語言教學課堂,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如此方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近而在提升語言教學效率的同時避免給幼兒語言素質的養成產生不利的影響。此外,為切實彌補此前,幼兒園于語言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與缺陷,作為幼兒教師,還應積極聯系學習教育活動的客觀要求,以更加直觀、形象的課堂教學方式,幫助幼兒在學習語言表達方式的同時更好地認知周邊環境,從而促進幼兒自身的全方位發展。
二、 讓幼兒園語言教學回歸自然生活的策略
(一) 以生活化為切入點,激發幼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幼兒因受自身年齡因素的影響而極易被外界的新鮮事物所吸引,并容易對生活中的新鮮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但同時幼兒也會因自身定力不足而時常無法集中精力去探討同一個問題。對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這樣的心理特征,在開展幼兒語言生活化教學的同時,輔以更加靈活的教學手段,從而在消除幼兒學習厭煩情緒的同時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以此提升幼兒語言教學的水平與效率。
如當進行語言教學時,教師可通過生活化的方式來讓幼兒對動物進行描述,并讓幼兒根據生活經驗來想象動物的種類,如此不僅能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高度的學習興趣,且能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從而促進幼兒語言組織能力的有效發展。
(二) 創設豐富的生活化課堂,營造充滿生活性趣味的氛圍
基于特殊的語言教學環境,將有助于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以及表述技巧的養成。因此,在實際的幼兒語言教學生活化過程中,教師應善于根據不同階段幼兒的學習特點來構建出不一樣的生活化語言課堂環境,以此滿足幼兒對語言學習的客觀要求。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組織幼兒開展過家家、模擬超市購物或社區生活等游戲,將日常生活情境引進幼兒的學習過程中,如此不僅能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來吸引幼兒參與,且能同時鍛煉幼兒的語言使用能力。
(三) 利用生活角色表演,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教師在進行語言教學的時候,應因地制宜,在語言活動中適時地引入生活化角色游?蠔凸適鹵硌蕕齲?借助多變的道具,讓幼兒置身于一個半真半假的場景之中,提供給幼兒一個教育和情境相結合的多角度的語言環境。例如,在教學故事教學活動《小老虎過生日》的時候,教師可以邀請幾位幼兒在課堂教學中表演提前排練好的小話劇,讓其他孩子觀看,生動有趣的角色表演可以使幼兒的興趣得以激發,同時,角色表演較為直觀形象,幼兒可以輕松地將故事中的對話、情節和人物了解到,降低了幼兒理解難度,進而在學習中也更加愉快。在對故事有大概的了解后,教師再對幼兒進行引導,讓其大膽地進行角色表演,他們的參與積極性都非常高,能夠用流暢的語言表達故事情節,和傳統的口頭講述相比,表演情境的教學形式更具有趣味性,自然也就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教學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語言教學中,看圖講述和
兒歌等都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幼兒在表演的過程中學說話。
總之,在幼兒語言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幼兒的認知能力較弱,對外界事物的認識尚淺,所以老師在語言課堂教學過程中可盡量采取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素材,讓幼兒園語言教學真正回歸自然生活,從而促使幼兒的語言能力能夠真正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燕.讓課堂教育回歸自然――利用幼兒園環境進行有效教育[J].讀書文摘,2016(17).
[2]邱華翔,湯鈺.讓幼兒教育回歸自然――以“森林幼兒園”為例[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4(8):56-58.
作者簡介:石明芝,江蘇省徐州市,豐縣示范幼兒園本部。
【讓幼兒園語言教學回歸自然生活??】相關文章:
• 幼兒園音樂性主題課程建設初探
• 關于幼兒園創新教育
• 淺談幼兒園節日親子活動的開展策略
• 農村公辦幼兒園轉崗教師管理思考
•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點滴談
• 幼兒園文化建設與教師專業發展
• 教你看懂幼兒園的食譜
• 人民公敵\幼兒園\書蟲
• 淺析幼兒園課程改革
• 淺析華德福幼兒園的自然教育
• 幼兒園素質教育應“以人為本”
•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的重要性(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