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過對天橋區在園兒童健康體檢數據的統計分析,探尋近年來城區兒童健康狀況的發展趨勢,以期發現在園兒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有針對性地采取預防措施,更好地促進兒童保健地發展。
【關鍵詞】 兒童健康;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12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3-1676-01
在園兒童保健是兒童保健工作的重要內容,準確掌握在園兒童健康狀況發展趨勢,對于促進兒童保健工作的深化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濟南市天橋區幼兒園連續4年的健康檢查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探索城區幼兒園兒童健康狀況的變化趨勢,發現兒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每年對本管轄幼兒園在園兒童進行的常規體檢結果,包括體重、身高、血常規、齲齒、視力篩查等。所有檢查項目均采用國家規定的標準化儀器進行,確保數據科學、準確。
1.2 方法和診斷標準 采用濟南市集體兒童衛生保健工作規范WHO標準,“身高、體重以達WHO標準均值及以上為達標;營養不良評價標準:界值點為中位數減2個標準差,體重?(x-2s)為營養不良:肥胖以超過體重標準的20%為臨界點,體重>(χ ±s)為肥胖。貧血:Hb?110g?L;齲齒:應用WHO對齲齒的診斷標準,齲失、補牙均統計為齲齒患病率;視力篩查:兒童采用圖畫式對數視力表3-4歲?0.6,4-5歲≤0.6,5-6歲≤0.8為視力異常”。
2 結 果
2.1 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 見表1。
2.2 營養性疾病檢出情況 體重低下、發育遲緩、消瘦發病率逐年下降,自2010年的1.21%、下降到2013年的0.49%,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5);2-6歲兒童群體屈光篩查,屈光異常率為由2010年的13.17上升至15.27%,見表1。
3 討 論
3.1 幼兒園兒童的膳食營養狀況逐年改善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加強管理及保健人員的配備,每年對幼兒園保健人員的衛生保健知識加強培訓,各幼兒園均提供每日三餐一點或二餐二點的伙食,全部開展了膳食營養分析,并做到先算后食,從各方面保證了兒童的營養攝入,使集體兒童的營養狀況得到了明顯提高。但仍有小部分私立幼兒園,因為辦園規模較小,師資力量薄弱,同時存在克扣兒童伙食費的現象,使部分幼兒園存在兒童膳食營養供給的不足,制約了幼兒園集體兒童的生長發育。
3.2 營養不良、發育遲緩、消瘦、貧血患兒逐年下降而肥胖兒逐年升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兒童保健工作的全面開展,營養不良、發育遲緩、消瘦和貧血的患病率已得到有效控制。兒童貧血可能與膳食的搭配、均衡的營養及與兒童的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同時,肥胖兒的發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趨勢,主要是現在有部分的家長陷入一個誤區,片面強調營養和過度喂養,同時戶外活動少、過度保護以及不良的飲食行為,導致肥胖兒的數量不斷增長。
3.3 屈光異常檢出率和齲齒患病率居高不下 兒童視力異常可能與兒童不良的用眼習慣、父母對眼保健知識的缺乏以及托幼機構對眼保健工作重視不夠有關;而且視力異常主要由遠視、散光構成屈光不正主要類型,先天性、兒童早期的遠視或散光,于發育期間未經矯治,易形成弱視。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眼屈光由遠視向正視變化,遠視的患病率逐年減少,近視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有學者認為我國單純性近視人數不斷增多與現代文明發展,多媒體的高速發展,視覺負擔加重有關,與視覺環境不佳有關,甚至與飲食有關。因此,應抓住學齡前這段時間,對弱視患兒實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應加強幼兒園視覺環境的改良及兒童膳食的合理搭配,從而減少視力障礙的發生。兒童齲齒與兒童喜食含糖食物和父母對口腔保健知識的缺乏、不注重口腔衛生以及托幼機構對口腔保健工作重視不夠有關。因此,應加強口腔保健知識的健康教育,注重口腔衛生的保健,普及氟化防齲的保健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顯示單純性肥胖癥檢出率呈上升趨勢,這與生活水平提高但缺乏合理營養、運動及良好的飲食習慣有關。屈光異常檢出率與兒童用眼的不良習慣及多媒體的高速發展兒童用眼負擔過重有關。因此兒童保健工作者應在兒童健康檢查中及早發現,采取積極干預措施。
【濟南市天橋區幼兒園兒童健康狀況分析】相關文章:
• 幼兒園意外事故預防策略探討
• 幼兒園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
• 幼兒園音樂教育化思考
• 巧用鄉土資源豐富幼兒園課程建設
• 以ppp模式助推幼兒園發展
• 幼兒園專題教研活動的探索
• 淺談幼兒園綜合能力的培養
• 幼兒園到底有什么用
• 淺談如何在幼兒園實施創新教育
• 以“兒童意識”引領幼兒園教育
• 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優化模式之我見
• 淺談如何做好公辦農村幼兒園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