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室內環境是幼兒生活、學習空間內各種條件的總和,包含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良好的室內環境有利于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情緒;培養幼兒團結合作與動手能力;讓幼兒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讓幼兒獲得多元的發展。為此,創設室內環境應主要遵循:教育性原則;安全性原則;適宜性原則;趣味性原則;藝術性原則;參與性原則;經濟性原則。
[關鍵詞]室內環境;教育價值;原則
中圖分類號:G4
幼兒園室內環境是指幼兒生活、學習空間內各種條件的總和,包含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1]。物質環境主要是指影響幼兒各方面能力發展的周邊環境和教育條件。包括地面、墻面、頂面的環境布置和空間布局。它是滿足幼兒學習、生活的需要,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的基本保障,是開展各種教學活動的條件和基礎。精神環境指符合幼兒的審美情趣,適合幼兒的身心發展,是幼兒感到溫馨親切的氣氛。良好的氣氛可以更好的促進幼兒對“自我”開掘、發展和完善,促進幼兒對自身先天潛能最大限度的實現[2]。它們直接影響到幼兒生活的質量。幼兒園室內環境作為一種課程形式本身包含豐富的教育價值,對于幼兒的發展至關重要。
一、幼兒園室內環境創設的教育價值
幼兒是在與環境的良好互動中得到成長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一)有利于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情緒
幼兒的生活、學習決定著周圍環境的創設,相反,周圍的環境也影響著幼兒感知、認知的發展。良好的教育環境對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有積極的作用,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環境能愉悅幼兒的心情,幼兒擁有良好的心情學習的效率將大大提高。另外,將學習的目標蘊含于環境的創設中,讓環境與幼兒對話,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ǘ┯欣谂囵B幼兒團結合作與動手的能力
利用環境的作用讓幼兒主動活動,讓幼兒充分參與到環境創設中來。幼兒在參與物質環境的創設中,增強了師生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提升了師生關系的質量。同時,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促進了幼兒合作精神的養成。
(三)有利于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安全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非常重要。如果用簡單說教的方式向幼兒灌輸安全方面的知識必定枯燥無趣。倘若將安全教育納入環境創設,如教師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粘貼文明用語或行為規范;在班級里開設“每周禮儀小故事”欄目,形成濃濃的日常禮儀小氛圍等,有利于發揮環境的教育暗示作用,誘發幼兒積極行為的產生,促進其文明習慣的養成。
(四)有利于幼兒獲得多元化發展
良好的環境布置不僅能促進幼兒認知、觀察、情緒等心理方面的發展,還能促進幼兒身體機能的發展。如,利用環境的美化引導幼兒欣賞美的能力;利用各種形狀的裝飾物引導幼兒認識圖形和空間的能力;利用玩教具的制作發展其想象、機體協調能力等。
二、幼兒園室內環境創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室內環境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是幼兒健康發展的前提與保障。室內環境的創設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ㄒ唬┙逃栽瓌t
教育性原則是指在創設室內環境時要充分的體現其教育性,并要符合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需要,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一致。室內環境不僅僅有美化的作用,更是教師實現教育意圖的重要中介。室內環境的布置隱含著大量的教育機遇,具有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創設室內環境時,要讓環境的每一部分都有利于幼兒各方面的全面發展。比如在裝飾設計教室墻面時,要結合小、中、大班個年齡階段幼兒身心發展、審美與情趣愛好的特點來選擇裝飾內容。在創設室內環境時,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體現活動的主題。比如以“認識植物”為主題的活動,可以讓幼兒搜集或動手設計各種植物葉子的圖片展示在墻上,創造出認識、學習各種植物的情境,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學習。
。ǘ┌踩栽瓌t
安全性原則是指在室內環境的設計中安全是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幼兒安全健康成長的前提和能力發展的重要保障。幼兒的骨骼發育還不完全,他們的行為運動還比較笨拙,自我保護的意識還不強,這就需要教師給予必要的保護。在裝飾物的選擇上要避免有毒、棱角尖銳等有安全隱患的材料。教師還可以利用此機會向幼兒傳輸安全教育的知識,讓幼兒在日常的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安全知識。
。ㄈ┻m宜性原則
適宜性原則是指室內環境的創設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適合幼兒能力、認知、興趣等方面的個別差異,從而促進每個幼兒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要十分透徹的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既要了解共性,還要了解個性[3]。年齡階段不同,對環境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同樣是娃娃家游戲,因小班幼兒模仿能力強,為培養其角色意識,通常讓其佩戴角色標志。而大班幼兒認知經驗豐富,社會接觸面廣,游戲的材料多是一些富有開放性和創造性的材料,讓其在游戲中獲得更多的經驗與知識。
。ㄋ模┤の缎栽瓌t
趣味性是指在室內環境的設計中,墻飾、懸掛物等要符合幼兒的審美情趣,其造型要充滿童趣特征。環境的布置不能脫離幼兒已有的經驗,也不能超越他們所能接受的界限。如墻飾內容不能枯燥,要接近幼兒的生活,要能很好的促進幼兒認知、理解、想象、創造能力的發展。墻飾的取材可以源于幼兒熟悉、喜歡的童話故事等。盡量采用夸張、擬人化的形象,這會讓幼兒感到喜愛、親切。
(五)藝術性原則
藝術性原則是指室內環境的創設在色彩跟形式上要富有美感,且環境是清潔整齊的,能很好的激發幼兒的情趣、陶冶情操。視覺上的形式美和色彩美對幼兒來說是很重要的。形式美讓幼兒體驗到對稱、整潔、和諧之美。色彩的明亮鮮艷、純凈自然給幼兒帶來的是美的享受[4]。
。﹨⑴c性原則
參與性原則是指在室內環境的創設中,幼兒在教師的幫助指導下與教師合作完成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幼兒是積極的參與者,主動的學習者。正是在這種過程中,幼兒增強了自信,體驗了成功,發展了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了創作熱情及團隊合作精神。
總之,幼兒園室內環境設計的目地是要為幼兒教育創設一個較為理想、合理、衛生、安全、豐富多彩且充滿人文關懷的教育環境,促進幼兒更好地去生活和學習,不斷得到各方面的發展。因此,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與時俱進,去創造性地開展環境的創設工作。
參考文獻:
[1]何德能.幼兒園環境設計[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黃志斌.幼兒園環境建設淺議[J].教育導刊,1998
[3]張方.幼兒園環境的創設[J].大連教育學院報,2009
【淺談幼兒園室內環境的創設】相關文章:
• 試論幼兒園音樂教育中音樂才能的培養
• 幼兒園中幼兒規則意識培養初探
• 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困惑與對策
• 轉型:從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
•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 幼兒園家長工作策略
• 我的寶寶上幼兒園了
• 發揮家長資源優勢 優化幼兒園主題課程
• 幼兒園德育教育初探
• 如何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
• 淺談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問題
• 合作學習在學前教育聲樂教學中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