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現今幼兒水墨畫教學存在以下兩方面問題:一是重技能訓練,輕興趣藝術想象和藝術創造能力培養。二是教學面窄,教學內容設置較隨意,缺乏系統性、連續性,幼兒水墨畫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幼兒水墨畫教育的目的在于根據幼兒年齡特征,有計劃地培養幼兒的審美品位和藝術敏感性。在實踐中我覺得只有弄清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組織形式的相互關系,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的對象、目標、策略及評價四要素的關系,就能有效激發幼兒的水墨畫活動興趣,提高幼兒水墨畫能力,達到有效教學目的。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是活動的關鍵
幼兒園教學活動目標是幼兒園活動的指南針,既是活動設計的起點,又是活動設計的終點;既是選擇活動內容、活動組織方式和教學策略的依據,又是活動評價的標準。結合《綱要》、《指南》精神及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幼兒水墨畫總目標定位為:培養幼兒學習水墨畫的興趣;學習水墨畫的簡單技能;通過學習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激發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一)抓住幼兒興趣,強調幼兒內在動力的開發。興趣是激發幼兒創造欲望的前提條件。在幼兒剛接觸到水墨畫時,教師要抓住幼兒興趣點,將水墨畫與幼兒喜好的游戲方式結合起來,或者教幼兒學畫一些簡單而可愛的小動物,并以此激發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如在剛接觸水墨畫的初期,可鼓勵幼兒進行玩色游戲,在玩的過程中讓幼兒發現水與墨之間的關系、發現不同顏色調和后的變化。讓幼兒把水墨畫當游戲,創作起來十分投入、大膽、無拘無束。
(二)借助游戲方式,巧妙學習幼兒水墨畫技能。注重培養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并不代表培養幼兒的技能就不重要。只有當幼兒掌握了一定量的水墨畫技能,才能更有興趣進行水墨畫活動。培養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與教他們學習繪畫技能這二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二相互滲透,才可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選擇合理系統的教學內容是活動的重點
教學內容是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因此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我認為應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考慮。
主觀方面,教育者有一個明確目標。客觀方面,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和生理發展規律。
基于以上兩點,教師在水墨畫內容選擇上要充分遵循幼兒的認知規律,抓住幼兒的心理、生理特點考慮、組織。而幼兒的思維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直觀到抽象逐步發展的,在幼兒期經歷了從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表象思維―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四個發展階段。因此幼兒園中各年齡班的教學內容也要不盡相同。
(一)小班――玩墨體驗階段。作為中國繪畫優秀文化傳統之一的水墨畫,對筆法(中鋒、側鋒等筆的運用方法)、墨法(墨的濃、淡、干、濕、焦的“顏色”變化的運用)是非常講究的。引導幼兒學習水墨畫同樣不能離開對筆法和墨法的學習。三四歲幼兒處于涂鴉階段,因此,線條及色塊的描繪更容易讓幼兒產生興趣,而“玩水墨”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另外,依據小班幼兒直覺行動思維逐漸過渡到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小班后期幼兒選擇的內容應多以生活常見的圖形高度夸張和概括的事物為主。如用圓形畫氣球、花、用三角形畫傘等。由于這一階段幼兒手部控制力較差,所以在材料選擇上可以用棉簽代替毛筆。內容的量不宜多和雜。
(二)中班――溝填作畫階段。中班幼兒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觀察事物的能力有了明顯提高,能在成人啟發指導下找出事物的特征和規律。如教他們畫熊貓,讓他們知道熊貓的特征:有頭、耳、尾、四條腿等,接著教他們畫小狗,這時可引導他們觀察比較熊貓和狗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選材時可將同一類內容安排在一起。不僅使幼兒學得快、學得牢,而且學得輕松。在此階段水墨畫的形式多采用勾填法進行,以便進一步熟悉水、墨、宣紙等工具,逐漸過渡到用毛筆作畫。
(三)大班――著意寫生階段。大班幼兒在中班基礎上各方面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腕力才發育得比較好了,可以比較穩地握住毛筆但還是不應該以能否熟練地畫出這些東西為學習目的,而要借助這些有形東西讓幼兒體會“筆墨”。教師可帶領孩子進行寫生,如畫一朵花,一個茶杯等,可以先用鉛筆畫線描,然后用墨線勾畫,最后試著用各種墨色畫。最好是放筆直取,直接把自己對筆墨的感覺表現出來。學習水墨畫切不可急功近利,只能一步一步學習。
三、使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是有效教學的重要手段
水墨畫握筆姿勢要求較高,下筆后不能修改,在教學中,我主要采取多種幼兒喜歡的學習方法進行教學。
(一)
兒歌、故事法。在學習中常常出現這樣一個問題:幼兒容易將已學過的知識遺忘。為此我將
兒歌融入水墨畫教學,調動多種感官加深印象,活躍課堂氣氛。如《美麗的熱帶魚》我編了一首兒歌:“小毛筆,蘸墨汁;顏料盤上舔一舔;站直畫出魚身體;擱下小筆換大筆;顏料盤里打個滾;舔一舔;躺下給魚穿花衣。”幼兒在邊朗誦兒歌的同時記住水墨畫的用筆要點與畫魚方法。
(二)游戲法。畫小花,我說圍著枕頭睡覺了,小朋友像做游戲一樣先在紙上畫幾筆,然后臥鋒畫花瓣,幼兒在邊玩邊畫中掌握了技能,同時畫出的小花效果突出,別有韻味。
(三)欣賞法。如大畫家徐悲鴻的馬,形態逼真,氣勢盎然,小朋友一看都說像真的一樣,要跑下來了,特別喜歡。于是我引導他們仔細看,從觀察中感覺到有一個大大的草原,馬就在那草原上飛跑,這一發現給他們增添了無窮樂趣,使他們張開了想象的翅膀,由此進一步讓他們觀察墨色及用筆,了解用水墨的深淺能表現出栩栩如生的東西。
四、進行積極肯定的教學評價是提高幼兒興趣的重要保障
(一)布置展區。當布置書畫任務時,教師適時告訴幼兒等會要把他們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這時你會發現全班幼兒會爭先恐后地抓緊時間繪制作品,不管水平高低第一個將作品貼在展示板上的幼兒最得意最高興。最重要的是展區要布置得夠大,保證每一位幼兒的作品都能得到展示,能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二)在水墨畫教學中,幼兒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他們的創新意識較強,由于缺乏練習,因此總體表現技能稍差。教師應采用積極的態度及時啟發和鼓勵幼兒,肯定他們的創新精神,激發幼兒下次畫好的興趣與決心。如整幅畫面效果不理想,教師可以肯定畫中某一點成功的地方,像中鋒用筆、側鋒用筆等。
【芻議幼兒園水墨畫教學】相關文章:
• 試談幼兒園的民族民間藝術教育
• 幼兒園益智區材料投放及策略
• 幼兒園節奏樂活動探秘
• 養老院辦進幼兒園
• 如何在幼兒園進行語言文學教育
• 機關幼兒園有責任“不再專屬”
• 幼兒園德育工作的各方滲透
• 新形勢下的幼兒園保教結合探索
• 運用幼兒園網上資源庫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 幼兒園區域活動探索之路
• 淺談幼兒園“文明禮儀教育”
• 幼兒園教學反思實踐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