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小兒已經兩歲多。半年前,就有朋友問我:你給孩子在幼兒園報名了嗎?我笑說,3歲入學,還早呢! 朋友正色警告說,英國的幼兒園名額非常緊張,你要是不抓緊,到時候孩子很有可能沒地方入園。再一打聽,身邊幾個朋友的孩子,果然都是一歲多時就登記了。
我于是趕緊去家附近的幼兒園登記。工作人員跟我說,不一定保證入學,你最好同時在周圍其他幼兒園也一并登記,萬一這邊沒有名額,還可以有備選。
后來留意英國媒體,才發現“幼兒園焦慮癥”是英國的全民心病。最夸張的情況是,孩子還沒出生,父母就已經去幼兒園排隊了。
一位朋友還提醒我說,不但要早報名,還要隨時去查看孩子是否在排隊名單上,每隔一段確認一次才保險。
我算運氣不錯,我家附近的一家幼兒園在孩子兩歲半就可以接收,我孩子明年1月就可入園。
參觀、報名、注冊之后,我還發現,與女兒當年在中國上的幼兒園相比,英國的幼兒園在教育體制和方式上有很多不同之處。
首先,孩子入園沒有國籍和“戶籍”的限制。只要父母是合法生活在英國,不論你是什么身份,哪怕是難民,孩子在入園讀書方面都享有和英國公民同樣的權利。 在幼兒園教育模式上,英國當下采取的是部分義務教育與自費教育相結合的方式
在教育模式上,英國當下采取的是部分義務教育與自費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所有孩子3歲之后都可以接受每周15小時的免費教育,如果提前送孩子入園或延長受教育時間,則需要交納額外的費用,大約是每小時5英鎊。如果父母收入低于政府規定的某個標準,政府還可以“補貼”一些照顧孩子的時間。
英國政府似乎還計劃增加義務教育的比重。據報道,英國女王2015年宣布,從2017年開始,所有孩子都會得到5天全免費的義務幼兒教育。
第二個主要不同是,英國的幼兒園大多由私人經營,規模很小,師生比很高。
我參觀的幾個幼兒園,最大的一家只接收26名學生。我兒子準備入學的這家,一共只有12名學生,卻有6名老師及工作人員。
總體規模小和高比例配備師資意味著,每個孩子得到的“注意力”會非常高。幼兒園在接收適齡孩子入學后,可以按人數從政府拿到培養費用。
第三個不同,是注冊時需要填寫非常詳細的信息,“責權分明”。
家長需要填寫的信息詳細到:孩子喜歡吃什么東西?有何先天不足?社區醫生是誰?如何聯系?此外很多事需要家長簽字授權――比如同意幼兒園可以帶孩子外出參觀,如果有意外可以有權帶孩子直接去醫院以及除父母之外還有誰可以接孩子等等,避免發生意外情況時責任不清。
我一邊填,一邊感嘆:很多我沒想到的細節,他們都想到了。這樣把孩子送去,還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英國幼兒園入學記】相關文章:
• 如何建構幼兒園的人文管理
• 試論幼兒園教師的語言文字規范化
• 幼兒園最易出現的3個意外
• 幼兒園創造性游戲場創設
• 淺談幼兒園禮儀教育
• 幼兒園教師藝術教育知識現狀研究
• 幼兒園美術活動中自然材料利用探究
• 對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實踐的思考
• 淺議幼兒園合作性游戲案例
• 學前教育發展問題與應對策略
• 我國幼兒園教材發展的歷史回顧
• 淺談幼兒園故事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