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观看网欧美片-成人免费观看视频-成人免费观看男女羞羞视频-成人免费观看的视频黄页-成人免费高清视频-成人免费福利片在线观看

欄目分類

小編推薦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幼教論文 > 環保論文

農村幼兒園環保教育的四種途徑

環保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聽雨的聲音
【www.888bfw.com - 幼兒園環保論文】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的擴大,原來山青水綠的農村環境正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在人與環境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提高環保意識,首先得從幼兒入手。在幼兒成長的關鍵時期,及時對其進行環保教育,可以幫助他們初步了解人與環境的關系,懂得保護環境的真正意義,從而逐步養成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習慣。幼兒環保教育應該滲入幼兒生活的細枝末節,幫助他們無形中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對幼兒的環保教育要充分利用幼兒園自身的資源環境及各種教學手段;發揮家庭、社會環境的整合教育力量;挖掘文學作品的潛力;注重引導幼兒參與實踐活動等,從而在行動中強化環保意識。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環保教育;區域教學;環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5)05-0055-02
  \[作者簡介\]葉勤梅(1981―),女,本科,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麒麟中心幼兒園教師,幼兒園二級。
  幼兒園是環境保護啟蒙教育的重要陣地,《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明確指出了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的相關內容和要求:讓幼兒親近動植物,觀察、了解、照顧它們,使其具有熱愛自然,珍惜自然資源,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面對天然的綠色環境,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往往會產生這些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錯覺,以致破壞環境的現象屢見不鮮。成人淡漠的環保意識也給幼兒帶來了潛移默化的消極影響。因此,在農村幼兒園進行環保教育勢在必行。
  那么,農村幼兒的環保教育從何入手呢?《綱要》在科學目標中明確指出:“在幼兒生活的基礎上,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境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農村幼兒園的區位特點有利于幼兒更密切地親近大自然,認識環境與人的關系。因此,農村幼兒園的環保教育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開展。
  一、親近自然,增強幼兒對環境的情感認同
  自覺的保護行為來自對環境價值的認可,環境的價值又是多元化的。幫助幼兒從不同角度感知這些價值,從情感上接受這些價值并不斷積累這種情感,是樹立環保意識的基礎之所在。
  對于圍墻之外的田野,幼兒充滿好奇,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它。教師應有目的、有計劃地帶領他們去觀察大自然。春天,去感受萬物復蘇,認識春小麥和田壟上的小野花;夏天,到蟬聲鳴叫的池邊柳樹下,欣賞池塘里美麗妖嬈的荷花;秋天,帶他們到田壟上去感受微風吹過的稻香;冬天,走進蔬菜大棚,了解反季節蔬果的成長。在探索觀察中,幼兒感受著大自然,被其美麗與神奇所吸引,不斷收獲著情感經驗。
  教師更可以把握教育契機,巧妙地利用大自然提供的機會,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不斷豐富幼兒對自然環境的認識。例如,雨后,教師帶幼兒去菜地里看小青菜的生長情況,卻發現蚯蚓在地上蠕動,幼兒很好奇:蚯蚓怎么跑到這兒來了?它的家在哪里呀?它躺在地上不怕被雨淋嗎?教師拿來小鏟刀,和他們一起淺淺地挖開了土層,尋找蚯蚓的蹤跡,得到了更多的發現。教師借機組織幼兒討論蚯蚓的作用,最終讓他們明白:蚯蚓生活在土里,土就是它們的糧食,它們在土里活動,可以松動土壤,而它們的排泄物是花草的養料,利于花草的生長。神奇的蚯蚓被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幼兒在收獲知識的同時,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可愛。
  二、觀察探究,幫助幼兒發現環境要素間的依存關系
  當前的幼兒園里,普遍設有自然角。農村幼兒園自然角的物種相對于城市更為豐富,區域更大,更能吸引幼兒觀察探究自然界里的動植物,了解各要素之間的關聯性。在植物區,可以引導幼兒觀察植物從播種到成長的全過程,感受植物在生長中的變化;在動物區,幼兒將家中養的兔子、小雞、小鴨、小魚等帶到幼兒園中,每天定時喂養這些小動物,觀察他們的生長過程、生活習性;在實驗區,幼兒可以開展各種小實驗,去驗證自己的設想,解答自己的疑惑。如“種子發芽”的實驗,就是將黃豆種分別放在密閉的空盒子里、有土的盒子和有水的盒子里,觀察三種情況下種子生長的過程。最終引導他們發現水、土壤、陽光和空氣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三、豐富體驗,為幼兒建立環境是非觀
  行動來自認識。對于知識和經驗都還很匱乏的幼兒來說,要樹立環保意識,需要教師主動開發專題教育課程,科學設計專題教育活動,為幼兒提供較為豐富的環境教育感性體驗。
  (一)通過豐富的教育教學活動,懂得環保的意義
  幼兒園的環保教育最忌以簡單說教的形式進行。而應該遵循幼兒年齡特點,鼓勵幼兒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幼兒的注意,調動幼兒的情緒體驗,以幼兒主動的經驗建構來代替外界的灌輸。如以下科學綜合活動“‘小白’怎么了”的案例:
  在這次活動中,主要運用幼兒飼養兔子的生活經驗、相關的故事、視頻、圖片、游戲等,讓他們從中理解環保的意義。首先,筆者出示一幅“小白”傷心逃跑的圖片,請幼兒猜測在它身上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接著逐步出示很臟的兔籠圖片,讓幼兒找出“小白”出逃的真正原因,即小動物喜歡干凈的環境。現場實驗,準備兩個兔籠,一個臟的和一個干凈的,找來兩只兔子,把一只灰兔子放到有許多臟葉子的兔籠里,把另一只白兔子放在一個很干凈的兔籠里,在兩個兔籠里放上干凈的胡蘿卜。實驗進行時,“小白”在兩個兔籠中聞聞,自在地吃著胡蘿卜,而“小灰”在臟兔籠中轉來轉去,然后輕輕地把胡蘿卜叼起來,縮到籠中唯一一個沒有臟葉子的角落里吃了起來……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最大的收獲就是,原來不僅人喜歡舒適干凈的環境,小動物們也喜歡。
  (二)開展環保主題活動,樹立環保意識
  根據生活中的真實事例設計環保教育活動,更能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農村,開展環保教育的契機也很多,如在“3?12”植樹節,可以開展親子種植活動,教師、家長和幼兒一邊種植樹木,一邊學習綠化環境的重要作用;在“3?22”世界水日,讓幼兒畫一畫“我身邊的小河”,由家長說說這條河發生的變化,幫助幼兒了解我們生活環境的變化,使幼兒的環保意識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四、示范引導,讓幼兒知道怎么做
  行動是對認識最好的強化。對于初步樹立了環保意識的幼兒來說,簡單易行的環保行動有利于環保意識的鞏固和深入。農村幼兒園在日常工作與活動中,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實踐。
  (一)借助環境布置告訴幼兒節約也是一種環保行為
  可以用干麥秸做手工粘貼畫裝飾幼兒園走廊,用枯芝麻桿做成漂亮的孔雀來裝飾美工室,將稻草編成“草鞋”“草帽”“草人”放在展廳供人欣賞等。
  (二)巧用廢棄物,讓幼兒知道廢物再利用的道理
  可以發動幼兒收集麥秸、芝麻桿、空心蘿卜等材料,用來制作手工;發動幼兒收集家中的各種包裝盒和廢舊衣物,送給教師制作教具。這樣能使幼兒感受成為環保小衛士其實很容易。
  (三)參與制作環保提示牌,幫助幼兒樹立環保使命感
  把附近鄉村“小河干枯”的圖片做成“請節約用水”的標記牌,放在水龍頭旁;拍下路邊胡亂堆積的垃圾,做成“請不要亂扔垃圾”標記牌放在垃圾桶旁。
  當然,對幼兒的環保教育,并不是單憑幼兒園一方的教育力量就行的,還需要家長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建立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共同參與的幼兒環保教育的體系,按照“縱向深化,橫向發展”的原則將幼兒環保教育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1\]徐朝暉.談生態教育與學生的成長\[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19.
  \[2\]樊坤.淺談環保教育中的環境創設\[J\].南京教育科學研究,2006(3):11.
  \[3\]王慧.幼兒綠色環保教育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9(11):10.
  \[4\]李慧敏,蔡玉葉.環保教育要從幼兒抓起\[J\].教育導刊, 2002(12):20.
  \[5\]教育部.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Z]. 第一版.北京:教育部出版社,2001.
  \[6\]沈美萍,馬柳新.從理念到行為――《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行動指南[Z].第一版.南京: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03:130.
  \[7\]葉宏.利用各種資源,培養環保意識\[J\].幼兒教育,2003(6):6.
  \[8\]朱瑤.德國幼兒園的環保教育\[J\].幼兒教育,2003(10):35.

【農村幼兒園環保教育的四種途徑】相關文章:

• 漫談幼兒園的綠色環保教育

• 談談幼兒園生態環境教育

• 淺談幼兒園環保教育

• 環境教育與幼兒發展

• 對幼兒家長環保素質的調查分析和教育對策

• 幼兒園大班環保教案

• 如何在中班開展以情感為主的環保教育

• 幼兒園環保教育點滴談

• 如何在幼兒園中開展環保教育

• 2005年生態環境課題總結

• 綠色教育中的互動

• 環保教育與幼兒的行為習慣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