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筆者近年來的教學實際,探討了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模式與實踐,分別從戶外體育活動的預想與策劃、戶外體育游戲模式的實踐與摸索等幾大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希望能夠給幼兒教育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幼兒;戶外;體育;游戲模式;探索
人的一生可以分為不同階段,各階段有各自特點。學前期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此時身體各項機能還保持在相對幼弱階段,但是身體各項指標是呈積極向上態勢,所以,此階段良好的健康以及適當的體育活動對將來積極成長起著重要作用。
1戶外體育游戲對兒童成長的積極意義
體育對于人生各個階段都是必不可少的活動,同樣,學前體育對于幼兒身心健康有極大促進作用,完善合理的體育活動將加強幼兒的身體素質,推動身體各指標良好發展。戶外體育游戲活動作為一種新型體育形式,能夠為幼兒提供科學的運動方式,加強身體部位協調性,提升幼兒活力,并且幼兒在進行體育游戲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游戲樂趣,鍛煉幼兒適應環境能力,提升幼兒對體育活動的熱愛,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觀[1]。
2學前兒童戶外體育游戲活動預想以及策劃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家長更多的關注兒童身心健康的成長。幼兒園的辦學方針也逐漸向兒童健康方向轉變,以“增強兒童身體素質、培養兒童優良習慣”為核心。在總結原有辦學經驗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了新型戶外體育游戲理念,“戶外大暢游”作為游戲體育的表現形式,將三個方面化為整體。首先開辦體育游戲教學課堂,一周兩節課,然后舉辦戶外體育游戲活動,以天為單位,最后舉辦大型活動———“戶外大暢游”,以周為單位,凸顯舉辦主題,面向全部師生,活動體現全面性。舉辦活動次數也可以具體分析,并非一定拘泥以上要求。
2.1體育游戲教學課堂情景化
兒童學習基礎體育動作,學習時間大約在半個小時左右,據情況而定,為體育游戲活動奠定基礎。幼兒園總結一套基礎運動動作,并為兒童提供具體情境,促使兒童反復練習基礎動作,提升兒童運動水平,推動兒童活動向科學方向發展。
2.2科學劃分戶外體育游戲活動場所
幼兒園完善相關運動器材設備,并利用器材舉辦相關體育活動,保證兒童活動時間在半個小時以上。科學劃分體育器材,按學習方向規定區域,譬如走、跑、跳、投等相關本領,因材施教,了解掌握兒童短板,以便體育游戲活動開展時,教師能夠合理安排兒童活動區域。兒童活動區域與自身短板吻合,能最大程度發揮游戲體育的作用[2]。
2.3面向全園舉辦活動———“戶外大暢游”
“戶外大暢游”是一種新型體育游戲活動,是對已有體育游戲活動的創新,總體設計更加科學合理,環節設置趨于綜合化。舉辦次數大致以周為單位,時長在一個小時左右,每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舉辦兩次,由于此活動面向全園,需要按年級劃分組別參與。活動舉辦地點需要寬闊場地,例如操場、草地等,兒童訓練項目需要設計合理,教師模擬有關情境,并適當結合運動設備器材,針對兒童不同問題提供不同運動項目,引導兒童參加合適體育游戲項目,寓教于樂,鍛煉身體的同時,培養兒童不足之處,并時刻讓兒童體驗到體育游戲的樂趣所在,展示自身學習本領,提升兒童自信[3]。
3戶外體育游戲模式的實踐與摸索
3.1體育游戲教學課堂情景化
一部分是探索研究原有體育教學活動中的諸多弊端,例如以下情況:(1)教師在選擇體育教學內容標準是相關教學,并不是遵循兒童自身規律,從而導致體育活動安排不科學。(2)體育游戲教學目標缺乏合理性、可行性、順序性、連貫性。(3)錯誤理解體育游戲教學,將教學活動側重于游戲方面,加之教師的不合理引導,從而使教學活動失去體育意義。另一部分是對兒童體育游戲教學活動進行科學合理安排,不斷修正發展方向。舉例說明,對于不同年齡段兒童區別安排,合理定制專屬活動目標,安排適合各自年齡段的教學活動。按照兒童身體素質劃分,以促進全面發展為核心,針對兒童各自短板,進行針對性練習,在不同基礎體育動作上,如走、跑、跳、投等等,創新學習方法,形成系統化鍛煉方式,讓教師熟悉掌握各個基礎動作課程,促進全體兒童平衡發展。體育教師聘請專業人員,并且由于女教師的局限性,可以安排青年男性擔任體育教師,但需要保證專業性[4]。
3.2科學劃分戶外體育游戲活動場所
在現實生活中,幼兒園會定期舉辦有關戶外體育運動,在此過程中,教師會將較多注意力放在學生安全方面,其他則會關注較少,譬如體育活動是否有序進行,兒童運動量是否充足,是否能夠滿足身體發展需要。教師在兒童活動過程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但是并非如此,某些教師不了解體育活動的核心理念,隨心安排教學內容,目標制定不符合兒童成長規律,甚至體育活動直接與兒童身體素質以及體育規律脫離,最終導致體育活動作用的喪失。針對以上現象,我們在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相關解決措施: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學習有關兒童體育游戲活動的基礎內容;帶領教師參加實地學習,分析體育游戲活動成功舉辦因素,并總結經驗等等。
3.3面向全園舉辦活動———“戶外大暢游”
隨著戶外體育游戲活動的不斷發展,我們在原有基礎上摸索研究出一種新型活動———“戶外大暢游”,“戶外大暢游”是包含自由性、創新性、樂趣性、連貫性的新型體育游戲活動。由于此活動展開不久,我們需要對其各方面進行探索實驗,譬如,活動細節(活動進程、背景配樂、活動目標等)、具體體育游戲活動策劃、教師與家長在各個環節擔負的責任,如何提供自身幫助等等。首先,良好的前期準備工作是必要的。前期準備主要指熱身,由于季節不同,對于熱身時長則不同要求,夏季需要10分鐘,冬季因為氣溫較低,則增加5分鐘。前期熱身工作能夠提高活動參與者積極性,讓身體達到最佳狀態。師生、家長跟隨專業人員,慢跑或者做熱身運動。然后,使用5分鐘大致介紹活動環節,讓兒童對活動項目的參與方法有所了解,熟悉體育游戲活動項目展開地點。介紹環節主要由專業人員主持,并且可以讓兒童與家長示范;主持人一定要做好安全工作,提升活動參與者的安全意識。其次,由于此活動具有自由性,兒童在進入活動場地后,可根據興趣,自我決定符合自身的運動設施,獨立學習并掌握活動參與方法,相互間不斷交流聯系,積極參與游戲過程,從中享受游戲的樂趣,并不斷提升身體素質。在此環節,教師以及家長,主要職責是守候一旁,提供安全保護的功能,適當的引導兒童進行活動[5]。最后,做好體育游戲運動后的休息工作,休息環節大致10分鐘左右。體育游戲活動會使兒童身體疲憊,休息環節主要為了調整兒童身體指標,降低兒童因運動帶來的心理緊張或者高漲心情。與前期準備工作一致,休息放松需要全部人員參與,并且有序整理體育游戲器材,做好活動收尾工作。在整個過程,背景音樂最好合理銜接,為活動環節做好提示作用,讓活動參與者清晰活動進程。
4結語
長期的探索研究,我們在體育游戲教學課堂情景化、科學劃分戶外體育游戲活動場所、面向全園舉辦活動———“戶外大暢游”方面成效顯著。科學完善的戶外體育游戲模式不僅提升兒童的身體機能,還培養兒童正確的體育觀,對于以后成長影響較大。但是新型體育游戲模式仍存在較多弊端,需要我們不斷革新發展,不斷推進“三維一體”工作進度,不斷提升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活動的水平,培養兒童良好的健康習慣,科學地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毅,李明燈.戶外體育游戲對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影響的干預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17(01):158.
[2]韓冬麗.民間體育游戲的價值和應用[J].好家長,2015(43):47.
[3]郝香茹.對大班體育游戲“小猴摘桃子”的記錄與反思[J].山西教育(幼教),2017(01):88.
[4]宋雨穎.教師在幼兒園體育游戲的介入時機研究[J].考試周刊,2017(02):156.
[5]張小巧.一樣的圈,不一樣的玩法———混齡體育游戲中幼兒的創造性發展[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7(02):206.
作者:彭鴻娟 單位: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中心幼兒園
【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模式探索】相關文章:
• 幼兒園區域活動設置與材料投放
• 幼兒園工會工作重要性
• 幼兒園教育價值觀建設
•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中融入民間游戲
• 幼兒園舞蹈教學現狀及改革路徑
• 幼兒園高效課堂教學淺論
• 幼兒園分享式社會實踐活動探討
• 幼兒園區域活動教師的有效指導
• 少數民族民間游戲在幼兒園的應用
• 幼兒園活動中幼兒生活教育的實現途徑
• 幼兒園社會教學活動有效性探究
• 幼兒園體育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