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第一次陪小侄女到美術班學習,一進少年宮美術班,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忙碌的家長和閑著的孩子,如果事先不知道的,還真以為是家長學習班呢,你瞧!家長們來到以后,就到后面找到自己孩子的畫板,然后到前面拿一張畫紙,再用透明膠帶把畫紙粘貼到畫板上,那架勢不用說,熟練地動作、熟悉的姿勢,旁邊是無憂無慮,盡情玩著玩具的孩子,看著忙忙碌碌中的家長們,聽著最后進入教室的家長和孩子,大都是家長拿著畫具走在前面,孩子緊跟在家長屁股后面,來晚的家長不停地跟老師說著,“對不起,張老師,來晚了。”……
上課終于開始了,孩子們在父母的細心照顧下,終于坐了下來,我以為這樣忙碌的家長就會閑下來松口氣了,誰知,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當老師布置完今天的學習任務后,(今天老師不給你們示范畫,根據你看到的葫蘆山莊,自己進行創想,有關葫蘆的主題畫什么都可以。)我才知道,更精彩的一幕還在繼續上演著…….
鏡頭一:最前面一個小男孩
當老師布置完今天的繪畫內容后,最前面的男孩的家長立馬蹲下來:“寶貝,趕緊畫,先畫一個葫蘆架,再畫上七個葫蘆,就這么畫。”看著無辜的孩子仰起似懂非懂的小臉,聽著著急媽媽的話語,我不知道孩子的想法也是這樣嗎?當老師要孩子考慮好畫什么的時候,家長急匆匆的撂下這么幾句話,我不知道這位家長,你考慮孩子的想法了嗎?這時的孩子把目光留在了坐在旁邊的我這里:“阿姨,是畫七個葫蘆嗎?我先畫什么呀?”看著“可憐的”孩子,我微笑著說,“那你想畫什么呢?”“我不知道,剛才媽媽叫我畫七個葫蘆……”假如孩子的媽媽看到這一幕,你會怎么想呢?
鏡頭二:第二排的男孩
隨后,我注意到了坐在我身邊的一個母親,戴著一副眼鏡,孩子麻木的聽著母親的訓話:‘又畫錯了,不是叫你畫的好點嗎?’說著,這位母親“奪過”孩子手里的畫筆,開始了創作…….——真所謂是包辦型的家長,試想,這是給孩子報的學習班呢?還是家長自己報的學習班呢?這樣的話,對孩子而言,學這樣的培訓班還有什么意義呢?
鏡頭三:請求幫忙的孩子
這時候,最后面一個男孩走過來,跟老師說:“張老師,小籃子怎么畫好看啊?”老師迅速的在畫板上為孩子設計出了形狀不同的籃子,隨后跟這個孩子說:“自己選擇喜歡的畫,你也可以在里面添加一些別的東西。”看到這里,我要說,我喜歡這樣不懂就問的孩子,最起碼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相信,所有的老師也都喜歡自己做主的孩子,而不是被包辦的優秀畫面吧。
鏡頭四:追求畫面完美的孩子
當孩子們還在繼續創作的時候,中間一個女孩舉起自己的畫板,“張老師,你看我這張畫,可以了嗎?”老師認真看完孩子的畫,“恩,畫的不錯,能給老師講一講,你是怎樣設想的嗎?”“我畫的是葫蘆家族一起暢游世界,你看這是葫蘆爺爺,這是葫蘆寶寶,葫蘆寶寶的正在換牙呢…….”聽到孩子的話語,我感慨,好有豐富想象力的孩子啊,因為我看到這個女孩的牙齒還缺著好幾顆呢,孩子竟然能做到把自己換牙的場面添加到畫面上,真是值得學習的孩子!到最后,老師指著空白地方對孩子說“那你看這個地方是不是再添畫上些什么,畫面會更豐富呢?”“謝謝張老師!”——真是最求完美的孩子。
看到這一幕幕,我從中又一次學到了很多我原來沒有經歷過的,今天讓我感想很多,從無奈到感動,從小男孩到小女孩,一歷歷讓我回味,因此,我好想對那些包辦的家長說:“真正為了孩子好,請放下你的畫筆,還孩子自由想象的天空,包辦是不可取的,適當的引導才是你要做的。”
【還孩子自由想象的天空】相關文章:
下一篇:幼兒園陶藝活動的特點和價值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