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具體的說就是要培養幼兒愛聽、愛看、愛講、愛表演的兒童文學作品,能理解并復述簡短的兒童文學作品。在幼兒園語言文學教育中,如何從眾多的幼兒文學作品中選擇適于需要的作品來,如何將這些新穎有趣的兒童文學作品納入到教學范疇中去,是值得每位幼兒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健康;符合;認知發展;藝術思維
幼兒文學是是以幼兒為欣賞對象的文學作品,是幼兒接觸較多而又非常喜歡的一種文學形式。它包括兒童詩歌、童話、生活故事、幼兒散文等。幼兒文學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發展語言、啟迪智慧,而且還可以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以及美的感受。在這里,我認為幼兒園教師應該圍繞以下幾個一般標準去為幼兒選擇文學作品。
一、要有健康明朗的內容
幼兒園語言文學的教育與整個幼兒園的教育目標相一致,因此,選擇具有健康明朗的內容的幼兒文學作品來進行教學,就是每位教師首先需要確定的標準。我所說的“健康明朗”的含義,一方面是指這些作品的內容符合我國現有的思想意識形態標準,符合幼兒教育的總目標要求;另一方面,健康明朗的幼兒文學作品內容符合幼兒成長發展的實際需要,對幼兒具有引導他們積極向上、健康發展的推動作用。
健康明朗的內容標準表明,幼兒文學作品的選擇在題材方面并無限制。幼兒文學作品可能有表現幼兒家庭生活的題材,也可能有表現幼兒在園生活的題材,還可能是表現幼兒生活范疇之外的社會生活等等。我們知道幼兒正處于逐步認識周圍環境,逐步擴展個人知識面的成長過程,為他們選擇的文學作品應該以反映他們熟悉的生活為主。但是,幼兒文學的許多作品從幼兒的角度來描寫社會生活的不同側面。例如意大利作家羅大里的兒童詩《一行有一行的氣味》,這首詩是從幼兒的視覺嗅覺來寫社會各種不同的職業及其價值。這樣一些作品對于增長幼兒的知識、拓開他們的眼界具有重要的意義。
幼兒文學作品的選擇在主題方面同樣不存在固定的限定。一切有利于幼兒成長發展的主題都應該屬于健康明朗的內容。就拿幼兒的故事、
兒歌、童話來說,主題往往是單純的,常見于細微之處。例如童話《蛤蟆吃西瓜》,通過蛤蟆動腦筋想方法吃西瓜,來頌揚積極創造的精神,并激勵合作與分享行為,這個作品給幼兒一定意義的啟示。有的故事、
兒歌近說明一點講衛生的好習慣,或者只引導幼兒去正確認識一下周圍的環境;還有的僅僅表現一種幽默感,讓孩子們放松一笑,或者反復吟誦去參與游戲。無論是否有教育主題意義,還是作品是否向幼兒闡明了深刻的道理,只要對幼兒的成長有利,我們不妨都將之納入選擇的范圍。
總體來說,在幼兒園選擇語言文學作品進行教學,需要從課程的長期目標來進行考慮,統籌計劃安排。要注意選擇的作品內容與教育計劃相吻合,但也要考慮內容上有一些特別的要求。為了幫助幼兒認識春天,我們可以選擇反映春天生活的文學作品,通過某一篇具體作品來豐富幼兒的想象,啟迪幼兒從春的贊美中領悟生活的美好意義。為此,我們教師要為幼兒提供既符合教育要求又適應幼兒發展需要的文學作品。
二、要符合幼?旱娜現?發展水平
我們都指導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有較明顯的認知水平差異。同樣一篇作品在不同的年級進行教學幼兒就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收獲。比如故事《野貓的城市》放在中班進行教學比較合適,幼兒會有濃郁的興趣和積極的注意,而放在小班教學中幼兒便無法得到積極的反應,這算是一種認知發展水平的差異。因而,在幼兒園語言文學教育中,選擇符合幼兒年齡階段認知發展水平的作品是很重要的一條標準。
選擇符合幼兒認知發展水平的作品,首先要考慮具體作品所提供的內容適合幼兒的理解水平。所謂適合的理解水平就是指作品中表現的生活與幼兒的經驗有關。幼兒曾經經歷、體驗過的東西,有助于他們認識和理解。然而,文學作品所表現的生活面往往是幼兒已知和未知的結合物,那么恰當的未知內容便可能對幼兒就是具有一定的新意挑戰,吸引著他們去了解把握這些知識信息。例如《金色的房子》比較適合中班幼兒,因為中班的幼兒已有一定的合作和分享經驗。
在考慮作品內容符合幼兒認知水平的同時,我們必須注意作品形式的適應性。幼兒接受理解文學作品的能力,不僅反應在對作品內容的認知上,同樣表現在對作品形式的認知方面。兒歌是比兒童詩淺顯的作品形式,因而在幼兒園教學時,小班應多考慮選擇兒歌,而大班則可增加詩歌欣賞的機會。適當的作品內容與形式,可以緊緊抓住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深入理解和掌握文學的愿望,并幫助幼兒從中受到促進和發展。
三、要有利于幼兒的文學藝術思維的發展
一切幼兒語言文學作品,不僅是語言詞句知識信息的集合體,而且是藝術構成的整體。作家將文學作品作為一個藝術整體去創造,幼兒也需要把它作為一個藝術整體去感知、反應和再創造。在接受和理解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幼兒的文學語言、文學理解力和文學想象力得到了發展,他們的形象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也得到發展。
文學作品的這些功能促使我們在為幼兒選擇文學作品時應該注意考慮他的藝術整體構造特色。這篇作品是否有著生動而豐富的語言特色?是否構思新穎而不落俗套?是否想象奇妙而又符合生活邏輯?我們只要本著這樣的要求去選擇作品,我們就會給幼兒送去快樂的、活潑的新故事、新童話、新兒歌、新圖書,在作品教學的過程中進一步激起幼兒對生活的摯愛,提高他們對文學作品閱讀欣賞的興趣和能力,從而促使他們獲得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幼兒園語言文學作品的選擇與幼兒教育和幼兒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它遵循著由簡單到復雜的這樣一條基本規律。認真的觀察和分析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把握他們的特點和需求,我們就能為幼兒提供他們所喜愛的文學作品。
參考文獻:
[1]周兢.《幼兒園語言文學教育活動》.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淺談幼兒園語言文學作品選擇的標準】相關文章:
• 律動教學助力幼兒園音樂教育章
• 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有效性
• 把幼兒園搬進養老院
• 淺談幼兒園與小學的接軌
• 幼兒園的環保教育思考
• 淺談幼兒園文化建設
• 幼兒園環境教育有效性建設初探
• 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 試析幼兒園中幼兒告狀現象
• 強化食堂管理 促進幼兒園健康發展
• 淺議幼兒園課程設計
• 關于興建社區幼兒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