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相對于其他教育活動來說,道德教育對人的影響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它是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行為規范,正是由于持續時間長、見效慢的特點,才引發我們格外關注道德教育的起始階段――幼兒德育,由于教育對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取有效的德育實施途徑,保證幼兒德育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 幼兒德育 實施途徑 注意問題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德育的目標要從幼兒的情感入手,符合幼兒品德形成和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針對這一教育目標,一線幼兒教師要盡可能地選擇適宜幼兒德育的有效途徑,促進幼兒社會性和個性的形成與發展。本文就幼兒德育的實施途徑和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展開論述。
一、實施幼兒德育的途徑
。ㄒ唬﹦撛炝己玫牡掠h境
影響人發展的三因素中,環境的作用對于幼兒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碍h境育人”,一個良好的道德環境能夠促進幼兒社會性和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反之,則會阻礙幼兒社會性和個性的形成和發展。由于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不能像教育成人那樣向幼兒傳播道德知識,因此在進行幼兒德育時,教師首先要為幼兒創造良好的道德環境,諸如在幼兒園環境創設方面滲透德育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格外注重榜樣對幼兒道德行為塑造的作用,即教師要以身作則,提高道德修養,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
。ǘ┳⒅厝粘5牡赖陆逃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提出:一日活動皆課程,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教育價值。因此,教師要悉心觀察幼兒的日常生活,積極尋找進行道德教育的契機,以幼兒樂于接受的方式對幼兒進行隨機的道德教育。在幼兒與同伴、老師交往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了解人與人、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品質。例如:“喝水”在幼兒園中是一個必需的生活環節,在喝水過程中,如果幼兒不排隊,一哄而上,那么不僅會浪費時間,而且因為幼兒的擁擠導致水的外溢、幼兒滑倒等問題。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教育契機,引導幼兒學會排隊,還可以將“排隊”這個道德品質延伸到幼兒的生活中,讓幼兒回憶除了喝水要排隊外,還有做什么時也要排隊。
。ㄈ╅_展專門的德育活動
專門的德育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幼兒德育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實施道德教育,這種德育活動的系統性和目的性較強,即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幼兒獲取教師預設的德育知識,形成一定的德育行為。但并不是說專門德育活動的內容完全是由教師預設的,教師在選擇德育活動的主題時要盡可能地選取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內容和教學形式,這樣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吸收和掌握德育知識。除此之外,德育活動還可以集體進行,也可以個別進行,保證每位幼兒都能獲得應有的道德發展。
。ㄋ模┯螒蚧顒又袧B透德育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是德育的基本形式,也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幼兒的身心是愉悅放松的,情緒是高漲的,在這樣輕松自在的環境中,幼兒更樂于接受游戲中滲透的知識。除此之外,游戲活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兒的現實生活,反映了幼兒的情感、道德行為、人際交往等,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深入了解幼兒的道德水平,從而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將道德知識有意識地滲透在幼兒的游戲活動中,給予幼兒親身體驗和實踐的機會,這樣幼兒通過親身體驗,更易吸收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
。ㄎ澹⿲⒌掠由斓郊彝ブ
影響幼兒最大的兩個環境就是幼兒園和家庭,如果兩者嚴重脫節,就會出現“5+2=0”的狀況,教師不僅要注重幼兒在幼兒園中的道德教育,而且要將幼兒園中的道德教育延伸到家庭中。這就需要幼兒教師積極地與家長進行聯系,經常性地向家長傳播科學的德育知識,提高家長的道德修養,與家長達成德育上的共識,促使“5+2=0”轉變成為“5+2≥7”。
二、實施幼兒德育應注意的問題
。ㄒ唬釔叟c尊重幼兒
埃里克森將人的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分為八個階段,其中幼兒期處于主動對內疚的階段,如果這個階段的危機解決成功,那么幼兒將會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如果危機不能得到成功解決,那么會形成自卑感。對幼兒進行道德教育時,首要前提是尊重和熱愛幼兒,只有幼兒對成人產生足夠的信賴感,才會主動接受教育。
。ǘ┳駨牡掠囊幝
每一種品德都是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構成的,在幼兒品德形成的過程中,這四個因素不是同步發展的,相對來說,幼兒的道德認識和道德意志發展得比較慢,因此,幼兒德育要從情感入手,特別注重幼兒道德行為的養成。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一是在選擇德育內容時,要注重由熟悉到不熟悉、由具體都抽象,循序漸進地不斷擴大范圍;二是在選擇德育方式時,要采取生動形象的方式,切記說教和空談,這歸因于幼兒思維水平的限制;三是在德育過程中,要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性,教師可以通過他們的游戲活動,深入了解幼兒的德育水平,并有針對性地對幼兒實施德育,保證每位幼兒的個性都能得到健康發展;四是要注重指導幼兒的技巧,可以采取強化、預估、轉移行為、讓幼兒理解行為后果等方式讓幼兒逐漸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
綜上所述,幼兒德育要經歷兩個過程,一是將教師的道德要求轉化為幼兒的道德意識,而是將幼兒的道德意識轉化為幼兒的道德行為,實施這兩個過程的前提一是要從幼兒的道德情感入手,二是要采取有效的道德實施途徑,只有滿足了這兩個前提,這兩個轉變才會很好地完成,幼兒才會在德育過程中形成優良的品德行為和良好的個性特征。
參考文獻:
[1]張文芳.幼兒園實施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J].學前教育研究,2011(9):63-65.
【淺談幼兒園開展德育活動的有效途徑】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外部環境調適的策略探析
• 幼兒園的畢業生
• 幼兒園最易出現的3個意外
• 銅仁市實驗幼兒園學齡前兒童營養調查分析
• 上幼兒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可取
• 幼兒園文學教育的實踐探索
• 英國夫婦開成人幼兒園
• 淺談如何實施幼兒園禮儀教育
• 幼兒教育快樂學習有效方法
• 幼兒園收費亟待制度規范等
• 創新幼兒園課程推動幼兒自主發展
• 幼兒教師管理流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