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樹立榜樣增強信心,樹立孩子必勝的信念 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性,生動活潑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動幼兒。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教育孩子,樹立榜樣。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幼兒摔傷、擦傷等情況,這時,教師應盡可能平靜地對幼兒說:“沒關系,老師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點就行了。”或者說:“沒關系,很快就會好的。”老師這樣的行為給幼兒很好的暗示,使幼兒自然而然地學會怎樣坦然地對待挫折,怎樣勇敢地面對未來。
另外,教師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為孩子樹立榜樣,教育孩子勇于面對困難、面對挑戰。游戲走“獨木橋”時孩子會說:“老師我怕,我不走。”這時我說:“別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過去,你也一樣能做好。”或者說:“我相信你會跟其他小朋友一樣勇敢的。”這樣在榜樣的力量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勇敢,增添戰勝困難的自信。這時,我的一句“你真行”就會變成孩子的“我真行”。
2.戶外運動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和性別差異選擇適宜的活動內容
我們面向全體的同時,尊重幼兒個體發展存在的差異,針對每個人的發展情況,靈活引導,使每個幼兒都能開心地游戲,并在游戲中得到發展。由于男孩、女孩之間存在差別,男孩子比較好動,動作力度也比女孩子大,但是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比起女孩子就相對差一些。我們在開展跳皮筋、跳繩、踢毽子的活動時,只要求男孩子掌握基本動作和樣式,跳皮筋只要會簡單地開合跳、交叉跳就可以了,女孩子則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適合孩子發展水平的花樣跳法,女孩子們經常一邊念著
兒歌,一邊靈活地變著花樣跳,男孩子有時候看著也來學一學,但就是學不會全套的跳法。男孩子跳繩,只會單人雙腳跳、跳大繩,而女孩子還會抬腿腳尖跳、單腳跳等花樣。
所以,在活動中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特點和個體差異選擇不同的活動內容,進行適宜的指導,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享受活動帶來的樂趣,促進每個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3.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與獨立生活能力
認識自我、養成好習慣應從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服務開始。我們從認識小手開始,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與獨立生活的能力。如教幼兒用毛巾擦臉,進而教他們學會自己洗臉,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由此及彼,教育幼兒愛清潔、愛護用具等。學習認識五官,知道它們的用途,如保持口腔衛生,飯后漱口,早晚刷牙,并教給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使之形成習慣。通過這些,讓幼兒學會注意公共衛生,保持環境的清潔等。孩子都害怕打針,可又免不了生病,平時也要經常打預防針,因此,讓孩子認識到打針的意義很重要。我們請幼兒園的保健醫生給幼兒講一講預防感冒,為什么要打預防針,讓幼兒認識幾種簡單的醫療器械。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打針時孩子哭鬧掙扎的麻煩,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和勇敢精神。學習文明行為時,我們教育幼兒走路輕,說話輕,放東西輕,懂得動作輕不妨礙別人活動,做事時想著別人。讓幼兒學會關心人,幫助人,如看到別人跌跤,不應不理不睬,而應該把他扶起來,這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在獲得別人的幫助和幫助別人的時候學會說“謝謝”、“不客氣”等。同時,利用各種游戲如“學做小客人”,讓幼兒學說“請”、“你好”、“再見”等禮貌用語,并在生活中體驗禮貌用語的作用。請家長配合,經常帶孩子出門做客,有意識地讓他們與人打交道,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與人交往的禮節。幫助幼兒理解怎樣做是謙讓,如與同伴相處時,學會說“你先……”。
4.利用網絡博客拉近家園之間的距離,更全面地了解每一名幼兒
網絡博客是一個全面、具體的溝通途徑,有了屬于幼兒園的專門博客網頁,利用博客教師和家長、幼兒像朋友一樣在上面聊天、發布消息、傳送照片,了解彼此的興趣愛好、最新動態,減少與家長和幼兒之間的距離感,更好、更快、更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幼兒。例如:今年我們新接的中一班,對于孩子和老師而言都是嶄新的面孔,彼此不認識。可是這個班的幼兒年齡特點非常明顯,分離焦慮也很嚴重,有些幼兒依賴性比較強,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較弱,所以了解到這些情況之后,我們在假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和幼兒“拉近距離”。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開通班級網絡博客,然后通過電話、短信的方式告知家長,誠懇地邀請孩子們加入。包括教師在內,我們紛紛將自己的照片和簡介傳到網上,建立屬于自己的論壇,增進對彼此的了解。很多幼兒都迅速加入進來,并且積極活躍在網絡上,紛紛把自己在假期里有意思的事情和照片都傳上來,每天還偷偷用小動作跟老師打招呼,我們也每天登錄網站,給幼兒積極的回應。
5.讓幼兒自己畫畫
幼兒繪畫是幼兒用來傳情達意的視覺語言。幼兒繪畫是幼兒一種自發的藝術創作活動,是幼兒思想情緒及藝術潛能的自由表現。在現代,以注重情感、自我價值、藝術修養和創造力為主的幼兒美術教育應順應兒童自然成長規律,尊重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自我發現和自我表現。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在他的“活教育”原則中認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自己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讓我們多給幼兒一些時間和空間,放手讓他們畫畫,畫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教師在積極有效地引導幼兒發現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創造圖像,表達自己認識的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我國傳統美術教育受傳統美術教育長期影響,又在新的教育思想沖擊下的現代幼兒繪畫教學,存在一些問題,綁住了教師的手腳,束縛了教師的思想,使得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無法真正放手讓幼兒自己畫畫,讓幼兒表達、表現自己的情感、興趣和愿望。
美術活動是一種智力活動,既有思維又有表達,強調幼兒會想、會畫,思維在先,表達在后,過去教學中只重視技巧表達而忽視思維訓練,現在不能因強調思維的訓練而忽視基礎知識與技能。在美術活動中,美術技能是幼兒將自己的情感、意向和觀念托付于材料,使材料變為表現的媒介,如同語言一樣,人不可能不用語言或者自己不懂的語言表達思維。教師應通過教學指導和幫助幼兒探索和駕馭美術材料,進行不同的啟迪指導,提出不同要求。
【對幼兒園教學工作的幾點探索】相關文章:
• 試析幼兒園早操的創新編排
• 幼兒園區域活動創設四字法則
• 幼兒園種植活動中的合作意識
• 做好幼兒園教學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
• 美國怎么監督幼兒園
• 幼兒園課堂游戲化教學實踐探討
• 幼兒園如何讓孩子們遠離傷害
• 新理念下幼兒園后勤管理模式發展方向分析
• 幼兒園數學教學策略探究
• 幼兒園游戲課程建構思路探討
• 幼兒教育中的小學化應對策略
• 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巧”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