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观看网欧美片-成人免费观看视频-成人免费观看男女羞羞视频-成人免费观看的视频黄页-成人免费高清视频-成人免费福利片在线观看

欄目分類

小編推薦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幼教論文 > 其他論文

幼兒園感恩教育初探

其他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vigilia°寶瓜
【www.888bfw.com - 幼兒園其他論文】
[摘要]心理學研究發現,幼兒階段是培養道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培養幼兒感恩的行為習慣,將使幼兒終身受益。本文通過發生在幼兒園的一個真實案例,分析當前孩子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進而提出讓其學會感恩的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幼兒 感恩教育 方法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I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0169
  不久以前,發生在我眼前的情景一直讓我難以釋懷,如鯁在喉。放學了,小朋友們陸續被家長接走,但是林林還沒有人接。他一直是奶奶接送,早上入園時經常聽見林林讓奶奶第一個來接他,所以奶奶每天都是頂著烈日,早早的在幼兒園門口,等著開門接孩子,偶爾奶奶來晚了,排在第二三個,林林便會滿臉不高興。今天有些意外,小朋友們都走完了,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小時。這時候,教室門口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和大口的喘氣聲,林林的奶奶來了,滿頭大汗。“寶貝孫嘞,奶奶把時間看錯了,聽到樓底下楠楠在說話,才知道已經到接孩子的時間了,寶貝莫生氣喲……”奶奶一邊說,一邊伸手去抱孫子。一幅讓人震驚的畫面出現了!林林沖過來對著奶奶又踢又打,奶奶毫無防備,重重的摔在地上。盡管如此,奶奶嘴里還在絮絮叨叨的向孫子道歉,并試圖去抱他,但孫子依然不依不饒的發著脾氣!完全不管奶奶摔在地上痛苦的表情。這孩子從小都是奶奶帶的,關系應該非常親密才對!
  這個孩子平時在幼兒園的表現很難和眼前這個蠻橫無理的孩子聯系在一起。為什么孩子的表現會有這么大的差距、有這么出人意料的行為?歸根到底是教育缺失了一項很重要的東西――感恩。
  一、幼兒缺乏感恩之心的診斷與分析
  “感恩”,其實就是讓孩子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可為什么現在的很多孩子做不到這一點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家庭缺乏對感恩教育的正確理解。獨生子女時代“421”家庭模式全家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成了家庭中的“小皇帝”,家長無條件的給予,造成孩子只顧一味地索取,當然不會想什么回報,何來感恩之心呢?生活壓下很多家長在不經意間宣泄了對他人太多的不滿和埋怨,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學會了怨恨,更別說是感恩了。“感恩”成為一個盲區,常常表現出自私,敏感,任性、目空一切,到了青春期,甚至動輒出現自殺、離家出走、與父母對抗,看似是“孩子不聽話”,而本質則是孩子不懂關愛家人、回報社會。童話作家金小芙說:“種植什么,都不如種植感動來得愉快。”教會孩子感恩已是勢在必行!
  二、幼兒園開展感恩教育的方法與策略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知恩、感恩、報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喚起人性的生命教育。
  (一)家園共育,形成感恩教育的良好人文氛圍
  1.家園配合,和諧共育。中國的感恩教育源遠流長,古訓有“羊跪乳,鴉反哺”“百善孝為先”,對父母的感激之情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是為人之本。老師有意識向家長宣傳,感恩小故事、如何引導幼兒學會感恩,感恩教育小竅門以及孩子感恩教育缺失所引發的惡性案例等,豐富家長的教育經驗。
  2.榜樣示范,言傳身教。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幼兒。相信很多人都被電視上一句“媽媽,我幫你洗腳”的廣告詞深深地感動,幼兒的各種習慣與行為首先來源于家人。通過耳濡目染,孩子自然而然的也會這樣去做。王陽明曾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師和家長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態度,處處為幼兒做出榜樣,感恩行為自然而然就會內化于人格之中。
  (二)精心組織,感恩教育活動融入幼兒一日生活
  1.感恩影片、故事、兒歌、故事欣賞,滲透積累。教師有意識地選取如:《媽媽再愛我一次》、《寶蓮燈》等講述親情孝道的感人影片組織幼兒觀看,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講解飲水思源;恩重如山;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羊有跪乳,鴉知反哺等典故,知道感恩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也是人之常情。
  2.談話交流,幼兒間相互學習。為幼兒創設“好孩子”、“小小新聞臺”等談話活動。將感恩方面的事羅列出來,如:對人有禮貌,幫助小朋友,尊敬師長。家長幫助收集關于感恩資料,新聞資料在小小新聞臺時間與大家一起交流,逐漸能夠分是非、辨善惡、識美丑,變得懂事有禮貌。
  3.節日組織主題活動,增強感恩熏陶。節日組織相關主題活動,讓孩子受到熏陶,并用行動表示自己的感恩之心。了解父母的職業,知道父母對社會的貢獻;講述哺育孩子的經歷,知道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所付出的愛與辛苦;給家長洗腳、穿鞋、送上自己親手制作的一份禮物。建黨節觀看《閃閃的紅星》《三毛流浪記》影片,學唱等愛國歌曲,開展《五星紅旗我愛你》主題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潛移默化的讓幼兒感知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培養幼兒熱愛祖國,對革命先輩充滿感恩之心。
  4.感恩融于生活細節,植入心靈深處。陶行知先生對“生活即教育”解釋為“教育必須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須通過生活才有效”。孩子從學會說一聲“謝謝”“對不起”開始,禮貌待人,見面給別人一個微笑。每天的點點滴滴都在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讓孩子們知道“吃水不忘挖井人”,不忘父母師長的養育教導之恩,不忘記他人的幫助。把“感恩”教育落實在孩子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植入他們心靈里。
  5.創設環境,鼓勵認可。物質環境是幼兒最直接、最容易感受到的。可以在家里貼一張“謝謝你”的留言版,全家人都可以感謝留言為自己所做的一切。老師和孩子一起布置一面“感恩墻”,把幼兒的感恩行動以圖片及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做手語操《感恩的心》,這樣的精神環境植入幼兒的心,幼兒強烈感受感恩的氛圍。
  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畢誠教授認為:“感恩是一種智慧,不是與生俱來的,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培養,學校應該將感恩教育開設一門課,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幼兒園作為孩子邁入學校教育的第一步,要創設體驗感恩,學會感恩的環境,讓愛的種子在孩子幼小純潔的心靈里生根發芽。當孩子知恩于心,感恩于形,就會用實際行動報答父母師長,報效祖國,回饋社會,形成健全人格。

【幼兒園感恩教育初探】相關文章:

• 幼兒園繪本教學策略探思

• 幼兒園為啥開設“識字班”?

• 瑞典寶寶1歲開始上幼兒園

• 幼兒園音樂教育生活化的實施路徑分析

• 關于幼兒園新課程的實施

• 德國兒童在幼兒園學些什么

• 在幼兒園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 淺析幼兒園剪紙教學

• 談幼兒園環境的創新

• 幼兒園游戲教學的方法探討

• 關于幼兒園常規教育研究

• 淺談幼兒園數學教育在生活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