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處于外語學習的最佳時期。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研究機構在1996年第1期《自然》雜志上發表
論文指出:“成年人學習外語時,使用的大腦部位與兒童明顯不同,由此導致成年人掌握外語的速度遠遠沒有兒童迅速。”這是因為大腦中負責學習語言的部位即“布羅卡斯區”在人的幼年時期非常發達靈敏,人們的母語即存貯在該區域。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該區域的靈敏性呈下降趨勢。研究者還利用核磁掃描技術對兒童和成人學習外語時大腦的活動情況分別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幼兒在學習外語時,大腦將外語貯存在“布羅卡斯區”,即與母語相同的部位,而成年人在學習外語時,大腦已無法將外語貯存在該區,只能在大腦的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記憶結構。新的記憶結構沒有“布羅卡斯區”靈敏,在使用時,還需要與“布羅卡斯區”建立聯系。因此,成年人學外語的速度慢,掌握得遠沒有幼兒牢固,也較難形成基于“布羅卡斯區”的語感。這一研究結果,充分說明了兒童早期學習外語有其生理優勢。作為幼兒教育專門機構――幼兒園,應承擔起對幼兒英語教育的責任,對幼兒英語教育的方向給予正確的引導。下面對幼兒園英語教學的一些方法做簡單的介紹。
各年齡階段的目標是總目標在小、中、大三個年齡階段的具體分解和落實,表達的是某一特定的教育階段所期望的成果。
一、小班
1.認知目標
(1)能區分英語和漢語。
(2)懂得要用自然的聲音學習英語發音。
(3)知道要仔細傾聽才能辨別英語的發音。
2.情感與態度目標
(1)樂意聽教師和他人說簡單的英語。
(2)樂意模仿教師說簡單的英語。
(3)喜歡欣賞教師及中、大班的哥哥、姐姐表演英語歌曲、英語短劇等。
3.能力與技能目標
(1)能注意傾聽教師的英語發音,能區別英語發音中的一些差別。
(2)能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跟著教師學一些簡單的英語單詞和句子,發音自然。
(3)能自然地演唱簡單、短小的英語歌曲。
(4)能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語向教師、同伴問好,道別。
對于小班的教學,主要是引起幼兒對于英語的初步認知,形成其對英語區別于漢語的初步印象。教師可在活動室、樓道、衛生間、墻面、走廊等周圍為幼兒創設直觀、漂亮的、極富童趣的英語環境,如粘貼一些標有英語的圖片,擺放一些標有英語的玩具和實物模型,讓孩子能時刻受到這種直觀地刺激,對英語產生興趣。小班的英語教學更多的是注重興趣的培養,語言的建立就是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形成的。
二、中班
1.認知目標
(1)知道英語是語言的一種表現形式。
(2)知道要用自然的語氣、語調學習英語發音。
(3)知道要仔細傾聽才能辨別英語的發音及語氣、語調的差別。
2.情感與態度目標
(1)能有興趣地傾聽教師和他人說英語。
(2)喜歡跟教師學說英語、學唱英語歌曲。
(3)能專注地欣賞各種英語表演,愉快地參與一些英語游戲和簡單的角色表演。
3.能力與技能目標
(1)能較專注地傾聽教師和同伴的發音,能辨別一些發音和語調的差異。
(2)能大方地學說英語,發音較清晰、自然。
(3)能大方、自然地演唱英語歌曲,擔任一些簡單的角色參與表演。
(4)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運用一些簡單的英語句式并理解其意義。
在小班教學的基礎上,給幼兒提供英文名字供其選擇,并一起制作成卡片。繼續讓幼兒多熟悉一些日常常用的單詞,如禮貌用語(Thank you.You are welcome.)、常規習語(如Sit down.Please.Stand up.Please.)。有關幼兒的身體(如eye,nose,ear,mouth,hair,hand,finger,arm,leg)、身高(如short,tall growing.)、性別(如 I’ m a boy/girl.)。有關幼兒的生日(如 cake,candle,I have a birthday.)、姓名(如My name is...)。有關幼兒的動作(如walk run,hop,fly,throw,kick,crawl,climb,swim,sing,dance,play,watch,listen to,turn on/off)。有關幼兒的情感(如happy,angry,sad;I’m happy.I like myself.)、愿望(I want a book...)。家庭成員的稱謂(如father,mother)。家庭餐具的名稱(如bowl,spoon )、家具的名稱(如chair,table )、家用電器的名稱(如radio,television,refrigerator,washing machine,telephone,computer)、居室房間的名稱(如home,room,kitchen,bathroom,living room)。用形象夸張的動作,用孩子們熟悉的單詞、短句引入新的內容,讓孩子懂其意思,掌握其英文。
三、大班
1.認知目標
(1)知道世界上有許多種語言,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之一。
(2)知道英語的不同語音、語調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
(3)知道英語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及與自己將來學習、工作的關系。
2.情感與態度目標
(1)能充滿興趣地傾聽教師及同伴說英語,欣賞生活及媒體中自然、流利的口語和英語表演。
(2)積極、主動地學習,感知環境中可理解的英語信息材料。
(3)熱情、積極地參與各種英語游戲、英語活動。
(4)積極嘗試用英語與他人進行簡單交流。
3.能力與技能目標
(1)能認真、專注地傾聽教師、同伴述說英語,對他人發音、語調中的細微差別作出判斷。
(2)能認真地學習英語,發音清晰,語調自然。
(3)能大方、自然地演唱英語歌曲,能根據故事內容扮演一些不同角色,模仿角色語言及情感表現。
(4)能在游戲、日常生活、外出活動的不同場合嘗試運用一些簡單的英語句式與人打招呼、交流。
知識的積累、認識的提高往往是一種螺旋式的上升,即后面的知識和認識要建立在前面的知識和認識的基礎上。通過了小班和中班的學習,幼兒已經對字母和單詞有了一定的認識。大班的教學就要結合小、中班的教學,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定的上升式教育。這種螺旋式上升的內容體系對提高教學效果有很大幫助。英語
兒歌、歌曲、歌謠活動是通過聆聽和吟唱英語
兒歌、歌曲、歌謠來學習英語的專門教學活動。英語兒歌、歌曲、歌謠是兒童英語教育的主要內容,聽、唱英語兒歌、歌曲、歌謠的活動是開展兒童英語教育的有效途徑。通過兒童聽、唱英語歌曲、歌謠的活動,使兒童在學習英語時運用
音樂、運動和節奏,充分調動各感官積極參與活動,使兒童在其樂融融的吟唱表演活動中獲得愉悅和滿足,達到長時間記憶英語的目的。
通過了小、中、大班的幼兒園英語教育,孩子即將升入小學進行進一步的英語學習。為了學生可以更早更好地學習好、掌握好這門外語,教師要對幼兒園英語教育進行不懈的研究和改進。
【責編 馮立偉】
【淺談幼兒園的英語教學】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的英語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