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園游戲化教育實施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愛游戲"是學齡前兒童成長時期最突出的天性。通過科學研究得知,游戲可以促進兒童的大腦細胞發育,是孩子智力健康成長的關鍵環節。通過游戲的過程,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滿足、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得到充分的培養。從這一方面來講,幼兒園的游戲化教育的實施是非常必要的,把游戲作為組織和實施幼兒園教育的一種形式,可以充分發揮孩子的好奇、好動、好模仿的特點,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更多的樂趣,使孩子學會學習、樂于學習。
2.目前幼兒園教育存在的問題
2.1 教育形式枯燥單一。長期以來,在幼兒園教育的過程中,孩子獲取知識和經驗的方式主要是"聽"和"看",教師通常的做法是把知識點一股腦灌輸給孩子,而不是通過孩子親自的動手操作和研究。在幼兒園的科學活動中,通常會由于教師教學方式上的錯誤而造成本來一個非常有趣的科學實驗變得枯燥乏味,孩子只能在下面默默觀看,完全不能形成對科學探索的興趣,更不要說孩子探究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養了。教師總是一味的把讓孩子知道知識點作為教育的目標,這種教育理念本身就不利于培養孩子質疑探究的科學精神。
2.2 關注結果重于過程。在當前幼兒園的教育過程中,教師總是喜歡把知識點直接灌輸給孩子,這并不利于孩子形成求真求是、逐步探索的研究樂趣。可見,當前幼兒園的教育實施過程中教師關注教育的結果更重于教育的過程,這一厚此薄彼的做法是不利于孩子對科學探索樂趣的形成的同時也并不符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的"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的指導性意見。
3.開展游戲化的教育評價
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的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學齡前兒童個體之間的差異,不能用一把標尺來衡量所有兒童個體之間的差異的指導,教師在對孩子的評價時要重視個體差異,區別分析,認真評價,不能再搞簡單的一刀切,而是要充分的運用發展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具體的來說,例如,在組織每次科學區域活動時,教師可以為每個孩子都設計一個參加游戲科學活動的卡片,作為他們參加科學活動的評價工具,孩子每到一個班級去選擇游戲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的情況給孩子蓋上不通的章,比如可以在缺乏探索能力的孩子的卡片上蓋上工具章,解決問題能力差的孩子的小卡片上蓋上小手章,這樣孩子在回到各自的班級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他們卡片來了解他們的游戲活動的情況。又比如,在參加完農夫農場游戲后,教師可以收集孩子們的記錄本,這些記錄本既是孩子們的觀察記錄,也可以作為孩子們的教育評價工具,教師可以根據孩子們的記錄的不同來分析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情況。游戲化的評價可以使對孩子的評價變得更加簡單、直接和具體,同時也能夠最大程度的尊重孩子。
幼兒園教師作為游戲化教育的組織者和實踐者,應該從始至終的將科學游戲教學作為貫穿于幼兒園科學教育的主線,讓游戲成為融匯于全部教育活動和所有過程的靈魂,只有這樣,幼兒園教育才能做到真正的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兒園教育才能為幼兒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淺談幼兒園游戲化教育實施重要性】相關文章:
• 談幼兒園一日活動游戲化
• 幼兒園體驗式美術教學策略研究
• 拉薩市私立幼兒園教師管理問題研究
• 信息技術帶給幼兒園教學的沖擊
• 關于幼兒園合理營養膳食的探討
• 淺談農村幼兒園管理
• 幼兒園課程六人談
• 幼兒園文明禮儀教育研究
• 學前教育專業手工教學改革探討
• 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
• 幼兒園野趣活動的實踐與研究
• 幼兒園課堂提問的技巧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