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要讓幼兒主動地去說,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幼兒的心理特點,精心創設幼兒喜聞樂見的教學情境,將幼兒置于樂觀的情感中,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調動幼兒求知欲望。而《會變的小園形》這首兒歌,文字形象、生動,結構重復和諧,讀來瑯瑯上口,節奏明快,富于童趣。作者以“小圓形,變變變”開頭,一個“變”字用得非常巧妙,賦予事物以生命,使整個畫面輕松、活潑、歡快起來,充分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力,易于引起幼兒學習的極大興趣。兒歌不僅能讓幼兒感受語言的美妙,同時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模仿兒歌的語言,從而將兒歌中的語言內化,遷移為自己的語言,調動了幼兒聯系實際,尋找圓形物體的積極性.。
二、活動目標:
1、能有節奏地念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2、能愉快的跟著兒歌做動作,體驗創編兒歌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圖片、魔術棒2.經驗準備:幼兒收集圓形的東西四.活動重難點:
1.能有節奏地念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2.活動難點:能愉快的跟著兒歌做動作,體驗創編兒歌的快樂。
五、活動過程:
(一).認識圓形,聯想所見的物體1、出示圓形問:這是什么形狀?你見過那些東西是圓形的?
2、幼兒聯系已有的經驗,初步想象圓形物體。(如:皮球、蛋糕)3、我們一起看一看,老師見過的圓形物品。
(先以圓形直接導入,讓幼兒聯系生活經驗,說一說那些東西是圓形的,豐富了幼兒對圓形的認識,也為最后的創編環節作準備)(二). 觀察圓形會變,初步熟悉兒歌內容1、小圓形可會變戲法了,你們想看嗎?老師這里有根魔術棒,我是魔術師,只要把這個魔術棒對著小圓形,嘴里念咒語說:“小圓形,變變變”,它就會變東西出來,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和幼兒一起變戲法。出示紅太陽問:變什么了?(變太陽),變出來的太陽什么顏色的?(紅紅的),這紅顏色可以用一個好聽的詞語來說“紅彤彤”。我們連起來說:變太陽,紅彤彤。我們一起來說一遍(和幼兒一起邊說邊做動作)。
2、小圓形又要變了,我要請小朋友來做魔術師,讓小圓形來聽你的話。還記得嘴巴里要說什么?我們一起來試著說一遍。好,我們一起來讓他變,幼兒一起說“小圓形,變變變。”變什么了?(氣球)氣球飛到哪兒去了?(天上去了)對!變氣球,飛上天。小朋友們,請你們用好聽的聲音跟老師說一遍(和幼兒一起邊說邊做動作)3、小圓形說今天我們小朋友都很乖,他還想變個東西給小朋友看看,你們想看嗎?再請個幼兒上來做魔術師。這回小圓形變什么了?(西瓜)變個西瓜怎么樣?嘗嘗什么味道?那我們把變出的西瓜說成一句話怎么說呢?老師想到一個說法,我們一起說說看:變西瓜,甜又甜(和幼兒一起邊說邊做動作)。
(通過這個環節,幼兒對兒哥內容已基本熟悉, 為有節奏的朗誦兒歌和愉快的跟著兒哥做動作做好充分的準備)(三).完整欣賞兒歌、表演兒歌1、小圓形真能干,變出了好多東西,老師把會變的小圓形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老師完整朗誦兒歌一遍。 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說一遍。
2、小朋友們,這首兒歌真好聽,要是能表演出來就更棒了。我們一起來表演這首兒歌,請全體小朋友起立,邊朗誦邊模仿動作小朋友的表現真棒,我們來給自己一點掌聲。 (在本環節里,幼兒進一步熟悉兒歌,通過表演兒歌,進一步提高對兒歌的興趣為下一步的創編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四).創編兒歌 除了兒歌里太陽、氣球、西瓜,你還喜歡哪些圓形的東西?我們一起來想想把它編進兒歌里。(這個環節是整個活動的亮點部分,幼兒通過對內容的理解、朗誦,通過發散性的想象,對兒歌進行再創造)(五.)我們幼兒園里還有很多是圓的東西,請小朋友一起去找一找,把他們也編進兒歌。(幼兒還沉浸在創編兒歌帶來的快樂,找更多的圓會讓幼兒這種快樂的情緒得到延伸)附兒歌:
小圓形小圓形,變變變,變太陽,紅彤彤。
小圓形,變變變,變氣球,飛上天小圓形,變變變,變西瓜,甜又甜。
【幼兒園小班語言《會變的小圓形》】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動物歌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