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活動,它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以及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有目的地創設活動環境,投放相應的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要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可以通過培養得以提高,教師應當在幼兒自身的基礎上,充分運用環境的影響,著力培養和加強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而展開豐富多彩的區域創設教學,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可見區域創設的重要性。
以前創設區域活動,我們只是把區域活動看作是課堂教學的延續,總認為區域活動是老師將平時所教的知識放入各區域內讓幼兒練習,以達到進一步鞏固知識的目的。如:在語言區放一些圖片、書籍,讓幼兒講述學過的故事內容、表演等情節;在數學區放了一些數群卡、串珠板等,將活動中操作重演一遍。實踐證明,幼兒一開始還有興趣,可不久這種興趣漸漸消退。就此現象,我們展開多次了研討,通過班級教師間的商討、年級組教師的教研,通過不斷學習、反思,翻閱有關資料,我們認識到區域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一種學習活動,讓幼兒能在自立、自由的探索活動中得到更好的學習。
我們轉變了區域創設的觀念。在園領導的有效指導下,確立了區域創設新目標:充分利用廢舊材料,區角與區角之間材料的互動,班級與班級之間資源的共享,年級與年級之間的相互銜接,在材料的收集、準備上調動家長積極參與。
我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根據孩子發展的需要,本著合理布局便于流動的原則,將一些區角重新組合,把“
音樂區與表演區”“數學區與科學區”“娃娃家與喂小動物”等融為一體,為幼兒創設了大膽操作、大膽探索、合作學習的環境。
區域游戲的創設不應該是簡單為了下午的區域游戲而開展游戲。以前我一直誤以為,區域游戲的開展就是在教師組織的對應的區域游戲時間里進行的。通過這次到省直保育院的觀摩學習,我對區域游戲有了新的理解,區域游戲的創設和開展不僅停留在教師組織的區域游戲時間里,我們更多的要考慮它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我們在創設區域游戲環境以及提供游戲材料時,要注意空間的合理安排和開放,讓幼兒在飯后或課間休息的時候小椅子一搬就能玩了,這樣就更能體現幼兒的自主性,游戲的價值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
活動區的創設必須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幼兒以自己的興趣裝扮活動區。班級內的活動區都是幼兒的游樂園,那是他們的場地。他們是那里的主人,所以他們有權對活動區進行裝飾與改動。創設我們的娃娃家時,我考慮到活動場地,將床擺放在靠邊,兩邊床頭柜并排,大柜子靠一邊,電器靠一邊,這樣空出了活動空間。但在幼兒在進入活動區后,他們便自己做了調整。小朋友將床擺在了中間位置,并將床頭柜一邊一個,將廚具擺在了窗臺,小桌子擺放靠一邊,小朋友將電器也換了位置。經小朋友一通擺布,娃娃家與一般家的格式更相似了,幼兒在改動活動區時運用了平時的生活經驗和細心的觀察,并跟老師說娃娃家只能有爸爸、媽媽和寶寶,最多能來一個客人。這樣既制定了合理的游戲規則又解決了空間較小避免擁擠的問題,他們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來裝扮活動區。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是最大的受益者。
活動區材料的投放和積累,能吸引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區活動。在結合主題活動開展美術制作活動《海底世界》時,我們及時地在美工區添設各種適合不同能力的幼兒來制作魚的不同材料。材料中可以體現幼兒的動手剪切、粘貼、繪畫等不同的方法。能力弱的幼兒可以直接進行粘貼,稍強的幼兒可以剪,能力強的幼兒可以自己動手制作,從剪貼圖案,到添畫裝飾。幼兒可以利用不同材料進行制作,各種各樣的材料可以讓幼兒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根據主題活動在活動區中投放相應的材料,可以加深幼兒在活動中的印象,鞏固幼兒所學到的知識,并以直觀的形象展現給幼兒,讓幼兒對自己所學知識有一個外觀的了解。
活動區是幼兒的天地,它總在滿足幼兒的興趣需求。我們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趁機投放各種材料滿足幼兒的需求。小朋友對角色區好像很感興趣,我們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添加了一些角色裝扮材料,投入一些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角色頭飾等。幼兒在區角更能與實際相聯系的展開游戲。在為數學區投放材料時,我們裝飾了一些可樂瓶,制作了許多手套、戒指等,在制作時,小朋友都圍著老師問東問西,“老師這是做什么用的?”“老師,這是要玩的嗎?”小朋友好像對這些老師制作的玩具非常的感興趣,我們及時投放的材料得到了幼兒的認可,幼兒在活動中得到了發展。
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論曾提出了“積極鼓勵勝于消極制裁的原則”。因此在心理環境的創設上,我們以微笑的眼光迎接每一位幼兒。與幼兒交流時使自己的視線與幼兒保持平等對視,經常對幼兒的想法、行為、作品進行積極的肯定,讓幼兒消除對教師的懼怕心理,樹立自信心,從而敢問、敢說、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與見解,身心不受拘束,讓幼兒獲得成功感,讓幼兒成為活動室的主人,個性才能得以良好的發展。現在,我們班的孩子常常會拉著家長的手向他們介紹自己或同伴的作品,為自己自豪,為同伴驕傲!
教師應努力創設、提供區域游戲作品展示的空間。在一些班級里,老師們很好地利用起展板、展示柜、作品帶、墻面、地墊等道具,對孩子們區域游戲中的一些作品進行呈現和展示,我覺得這是很有必要的。孩子們的作品不一定要求它是完美的,但一定是真實的,是孩子們自己的創作。如果能將他們的作品在班里進行呈現和展示,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們游戲的積極性,促進孩子們自我成就感的體驗。
區域活動滿足了幼兒不同的發展需要,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動機會,對幼兒的發展有著重要而深遠的作用。我想我們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會為此而不斷努力、不斷摸索,創設、尋找出更多有利于孩子發展需要的有趣、有效、無約束的區域游戲,讓幼兒想自己所想的,做自己想做的,說自己想說的,玩自己想玩的,手的操作,腦的思考,經驗的獲得,才會有創造的萌發,教師有責任創造環境、提供材料,給幼兒提供更多的操作、實踐、體驗的機會,用孩子的心去布置區域,用孩子的情去參與活動吧,愿每個平凡的角落萌發不平凡的創造力。
【淺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創設】相關文章:
• 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園課程研究
• 淺析幼兒園教師主導性的發揮
•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的“老生新談”
• 讓本土鴨文化走進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創新“保育”的實踐研究
• 美國幼兒園給家長的備忘錄
• 淺談幼兒園講故事學國學的教學方法
• 幼兒園開展國學教育的意義
• 關于幼兒園創新教育的探索
• 西鄉縣幼兒園教師隊伍配備情況調研報告
• 幼兒教師職業準入標準研究
• 幼兒園玩教具配置存在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