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表達能力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種能力,是其他各種智能發展的基礎。著名哲學家海德格樂曾經說過:“語言就是人的家園,語言就是人的生活,語言就是人的存在。”創設真實的語言美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必需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小班幼兒年齡段的生理、心理及智能特點,采用多種途徑,多種方法為幼兒提供輕松、自由的環境,讓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成長,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小班;語言表達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11-0226-01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應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并且又指出“3、4歲正是幼兒發展最迅速、最關鍵的時期,也是幼兒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但是由于小班幼兒年齡關系以及認知水平有限,多數幼兒在語言表達上并不完整,有的幼兒甚至只會使用一些簡單的詞或詞組來與別人進行交流,在語言方面表現出一定的匱乏。因此,對小班幼兒進行語言方面的培養,幫助他們更好地發展語言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如何發展小班幼兒語言的表達能力呢·?
1.消除幼兒入園焦慮?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新入園的小班孩子,因為來到了陌生的環境,表現得異常膽小,不愛說話,把自己封閉起來,或者只會用哭來表達自己的反抗情緒。為了消除幼兒的這種恐懼心理,我把教育滲透到一日活動中的每個環節。早上孩子來園時,我會在手里拿個玩偶與孩子打招呼“你好,我是狗狗,很高興認識你”“你好,我是咪咪,很高興認識你”……一開始孩子或許并不愿意開口打招呼,可是經過兩三天或者更久一點,孩子們開始學會了打招呼“你好狗狗”、“咪咪你早”。再過幾天,我不再用玩偶與孩子打招呼了,可孩子們仍然會主動地與我打招呼說“早”、“好”,然后我又鼓勵孩子與同伴打招呼,就這樣孩子在寬松的環境中進行著交往,也愿意親近集體,敢于表達啦。因此,消除幼兒入園焦慮,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是發展小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第一步。?
2.充分利用生活環境?
激發幼兒想說的欲望生活是語言的源泉,豐富多彩的生活既充實了孩子說的內容,又為他們創設了說話的情境,只要我們注意挖掘,孩子的全部活動都可以成為發展語言的“教材”。 如:生活活動、戶外運動等,都是為孩子提供語言交往的平臺。在活動中讓孩子說說看到的或聽到的新鮮事,是孩子最感興趣的話題。?
3.尋求時機切入教學?
指導幼兒語言交往的技巧小班的孩子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常常是動作多過語言,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孩子正在玩喜歡的玩具,另一個孩子沖上來不說什么,就搶玩具,被搶的孩子只會用哭來表示自己的不滿,而搶東西的孩子則一聲不響,什么也不說,驚慌失措地站在那里等待老師的批評。在老師的追問下,幼兒不會完整的用語言表達。這樣的事例充分體現了由于幼兒年齡關系,在幼兒語言不完善的情況下,只能用肢體語言來表現,這樣會引起幼兒之間的一系列沖突,而孩子如果不會用語言進行交往其行為就會受挫。于是我教孩子交往的方法,引導他們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要求,比如,可以對同伴說“我和你一起玩”、“我的玩具給你玩,你的也讓我玩玩”,這樣孩子語言交往的機會就會增多,同時良好的同伴關系更助于幼兒語言的發展。?
4.引導幼兒語言表述的完整性?
模仿中發展語言表達能力我鼓勵孩子主動地與成人進行交往,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愿望,盡管幼兒有的時候講的話并不完整。其實這沒有關系,我不會輕易地否定他們,但是我會用規范的語言去和他們進行交談,讓他們在模仿中及時地修正、補充,從而使語言日趨完善。如在《小雞小鴨》的語言活動中,我是這樣引導的:師“小雞愛吃什么呀·”幼答:“蟲子”。我就搖搖頭說:“雞寶寶不高興了,說你們沒禮貌,我們可以說小雞愛吃蟲子”幼齊聲跟答:“小雞愛吃蟲子。”所以說孩子是天真的,很靈性的,只要教師的頭腦中有語言的教育目標,任何一次活動都可以實施語言教育。?
5.開設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提供幼兒語言實踐的機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3-4歲的兒童,認識活動表現為具體性和形象性,他們不能夠離開實物來理解事物,這時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是為幼兒提供語言實踐的最佳時機 。因為游戲始終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中幼兒愉快地和同伴交往合作,作為交際工具的語言始終伴隨著游戲的進行,因此,游戲為幼兒提供了語言實踐的良好機會,是完善語言的最佳手段。小班的幼兒尤其鐘愛游戲,游戲中的自言自語正是他們社會語言的基礎。針對這一特點,我精心為幼兒設計各種游戲活動。如在“娃娃家”中,我放置了一個電話機,讓幼兒在想說的時候就說。這一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就連平時說話較少的幼兒也好象打開了話匣子。佳宜和樂瑩兩名幼兒,在平時的活動中總是很少說話,但一旦到了游戲區,他們就會開心的拿起電話機說個沒完,有的時候是談論觀看的動畫片,有的時候是談論家里的事情,有的時候在學念老師教的
兒歌。老師的這一舉動為幼兒營造了一個說話的平臺,豐富了幼兒的詞匯,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娃娃家"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幼兒一邊給娃娃喂飯,一邊和娃娃說話“快吃,快吃,吃得飽飽的”,“乖孩子是不把飯含在嘴里的”。他們還會哄娃娃睡覺,并且繪聲繪色地給"娃娃"講故事。娃娃家游戲是再現成人現實生活的一個窗口,幼兒在游戲中能得到充分的放松,也更加敢于表達。以語言為主的綜合活動是訓練幼兒語言發展的又一有效途徑,在活動中巧妙地把語言要求融入于有趣的情節之中,幼兒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強化語言訓練,這里強調的并不是幼兒語言的規范完整,而是一種積極的參與過程,一種興趣的培養。在綜合活動《游動物樂園》中,我用幼兒感興趣的游園活動為主線,把對幼兒的語言訓練分散在游園的各項活動中,既鍛煉了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的能力,又增進了幼兒于同伴之間的交往,同時還培養了愛護小動物的情感。幼兒參與活動情緒高漲,投入,語言表達中體現了豐富的想象力,如:有的幼兒說:“我看見了小貓,喵喵喵”,有的說:“我看見了小兔子,跳跳跳”,還有的幼兒在給小動物喂食的時候,一邊喂一邊友好地說:“小羊,你喜歡吃青草,我給你吃青草。”這樣的綜合活動幼兒融入在游戲中,他們的語言又變成角色之間的對話,實現著社會的交往,語言的對答、應變、協調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鍛煉。
【幼兒園小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相關文章:
• 幼兒園精細化管理初探
• 如何建構幼兒園的人文管理
• 提高幼兒園識字教學的效率
• 提高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 探索幼兒園蒙氏教育
• 國外什么時候入幼兒園
• 簡筆畫學前教育論文
• 幼兒園幼兒午睡環境的現狀
• 幼兒園生活活動實踐分析與思考
• 幼兒園課堂有效教學的幾點意見
•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之我見
• 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