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一下給豆豆選擇幼兒園的經歷,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家長不太“為難”自己的話,其實給孩子選擇幼兒園很簡單。 一、立足眼前,量力而行 我們一開始就把全市最好的實驗幼兒園排除在外,因為我們不屬于那個片區,也不想找熟人遞條子走關系折騰。我們認為幼兒園只是給孩子提供一個成長的空間,無所謂是否重點。還是在自己片區范圍內選擇比較實在,距離更近,接送方便,還有很多小區同伴在一起,有利于孩子融入幼兒園生活。
上片區內的幼兒園,也有一些周折。孩子的出生日期必須是在8月31日前,超過一天想入園都極難,而豆豆是年底出生的。我們經過深思熟慮,覺得還是順其自然的好,決定讓豆豆推遲一年上幼兒園。
二、首選公立,私立次之
做決定之前,我們將公立、私立幼兒園PK了一下:
相對來說,私立園往往設施先進、新穎,氛圍比較寬松和自由,對孩子的限制少,家長和幼兒園容易溝通;但師資隊伍不穩定,有些年輕老師經驗不足。公立園的優勢在于,創辦多年,有著豐富的幼教經驗,占地面積較大,師資隊伍穩定。
從兩個園的家長的反映來看,伙食上,私立園的孩子放學后,會狼吞虎咽家人帶來的面包、牛奶,而公立園的孩子卻說很飽,不吃點心。由此看來,公立園是國家財政撥款+自籌資金,不用精打細算;而私立園的最終目的是商業利潤最大化,在某些開支方面可能就有壓縮了。
這里還要提到一個收費問題,我們這里的公立園收費450元/月(包干),而私立園在1000元左右,私立園收費多了一半。
綜合兩類園的活動空間、師資力量、伙食條件、收費標準等幾個重要因素,PK結果是公立園獲勝。
三、簡單成長,快樂學習
很多人在選擇幼兒園時,考慮什么特長班、蒙氏班或者雙語幼兒園,想讓孩子在幼兒園學到更多東西,“贏在起跑線上”。我們覺得這是很功利的想法。如果孩子能在幼兒園每天玩得開心,吃得好,睡得好,充分享受到成長的快樂,我們覺得比認識多少字,會說多少英文,會背多少古詩都強了。
四、安全第一,管理嚴格
孩子的安全問題也需要重視。公立園在這方面一般做得比較好。公立園在規定的上學時間內,憑卡進入園內,上課時間大門緊鎖,外人不得入內;而私立園管理就比較松散,我們帶豆豆進入某私立幼兒園好幾次,沒有遇到保安或其他人的盤查,出入自由,并在園內逗留玩耍了很久。從這個意義上看,還是不能隨便進出的公立園比較安全。
五、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口碑很重要。幼兒園的好壞,小區里的人都會評論的,不難從中聽出哪所好,哪所不好。我們不但詳細咨詢、認真聽取這些家長的意見,而且與小孩子直接交流溝通。小區的某幼兒園小孩說,“我們老師很好,會幫我穿衣服”、“會喂我飯吃”;而另外一個幼兒園的孩子回來說“老師讓不乖的小朋友站到墻角(廁所門口)”、“老師不讓我們喝水”等。這應該是最真實的情況反映了。通過口碑,我們可以迅速得到導向,做出初步篩選,然后進行深入考察。
面對各式各樣的幼兒園,令人眼花繚亂的招生宣傳單,只要每個家長以“簡單”的順其自然的心態,輔以多方面的綜合考察,應該容易找到一個相對適合自己孩子的幼兒園。不選貴的,只選對的,相信每個家長心中都有一桿秤。
編后語:在孩子的幼兒園階段,我們究竟打算給孩子什么?各種雙語班,各種特長班,識字班為什么會吸引我們源源不斷地把孩子送進去?小朋友的人生是不是就是一系列的考試以及通向這些考試的準備班?
當我們提到“人生的起跑線”的時候,也許對我們而言,并非“人生”,只不過是考試的起跑線。此時,參考一下豆爸豆媽的“簡單”哲學也許對很多孩子和家長都將是一個解脫和出路。
【選擇幼兒園其實很“簡單”】相關文章:
• 幼兒教師職業認同與工作投入現狀
• 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法的應用
• 捷克多布林幼兒園
• 丹麥幼兒園一瞥
• 幼兒園常規教育研究
• 學前教育活動設計素養研討
• 幼兒園課程與游戲統一性分析
• 幼兒園教材中兒童故事的研究
• 淺析幼兒園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及對策
• 論如何加強幼兒園飲食衛生管理
• 幼兒學前教育的建議
• 幼兒園大班階段家長工作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