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幼兒園的區域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發展需求和主題教育目標創設立體化育人環境,通過提供、控制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親身體驗操作材料的活動。材料是區域活動開展的有效載體,關注區域材料的目標性、提高區域材料的操作性、明確區域材料的層次性和增強區域材料的趣味性是幼兒園區域材料投放的四大要素。
關鍵詞 區域材料 投放 四要素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Four Elements of Kindergarten Regional Material Input
YU Yun'gui
(Lvyuan Kindergarten,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Fujian 361026)
Abstract Kindergarten regional activity is based on children's development needs and subject of education goal to create 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rough providing and controlling materials, let children initiatively choose materials and experience operating activities of materials. As materials is an effective carrier of regional activities, there are four elements of kindergarten regional material input as follows, emphasis on regional materials' target, improvement of regional materials' operability, definition of regional materials' grada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materials' interesting.
Key words regional material; input; four elements
幼兒園的區域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發展需求和主題教育目標創設立體化育人環境,通過提供、控制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親身體驗操作材料的活動。材料是區域活動開展的有效載體,在區域活動中,可以說幼兒是在與材料的“對話”中獲得發展的,材料是幼兒進行活動的物資支柱。《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所以,如何投放區域活動中的相關材料,以滿足不同幼兒的發展需求,就顯得特別重要。
1 關注區域材料目標性
在投放區域材料中,教師們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對活動的目標把握不到位,使得投放的材料與活動目標不匹配,導致幼兒通過操作后無法完成預設的活動目標。如:福建省編教材中班領域上冊中比較高矮的目標是“認識高矮,知道比較高矮的標準,懂得高與矮比較是相對的。”筆者發現老師用大小不同的動物卡片,給幼兒比較。教師的觀點是大的動物比較高,小的動物比較矮,她們沒想到孩子們把卡片平放在桌面上,所有動物的卡片都一樣高,根本無法完成比較高矮的教學目標。
為了提高教師投放區域材料的目標性,讓材料成為無聲的教師,我的做法是:首先,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能正確讀解教材,理解教材中所包含的目標,從而使投放的材料的功能與活動目標相匹配,有利于活動目標的落實。在前面提到的案例中,通過培訓,教師明白了高矮目標的落實關鍵點在于空間的感覺,并且高矮的比較是相對,于是,老師們給孩子提供了各種高矮不同茶葉罐、竹筒、圓柱體積木等,讓孩子開展搭高比賽、按高矮排序等活動,很快完成了預設的目標。其次,根據活動的目標的遞進,不斷調整活動材料,來完成循序漸進的學習目標。如:小班活動“有趣的瓶寶寶”教育目標是使幼兒在游戲中掌握“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分類”。為了逐步達到這一目標,在第一階段教師提供了不同顏色的瓶寶寶,使幼兒學習按顏色特征分類:在第二階段教師提供了不同顏色、大小不一的瓶寶寶,使幼兒學習按物體顏色、大小特征分類;在第三階段教師在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瓶寶寶身上貼了不同形狀的幾何圖形,使幼兒學習按不同特征進行分類,并嘗試排序。材料投放緊扣教育目標,層層遞進,幼兒一直保持著濃濃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
2 提高區域材料的操作性
幼兒區域活動的過程,是幼兒自由自主地與材料相互作用,通過直接感知,進行探索并獲得知識經驗的過程。在活動中,教師所投放的引導性材料可用示意圖的形式呈現,實現通過材料的引導使幼兒與材料之間發生互動,來提高材料的可操作性。例如,在分類活動中,教師在提供大小、顏色、形狀不同的圖形的同時,還提供了貼有標志的分類盒或二次分類圖,這樣,所提供的材料中實際上就暗示了不同的分類方法:同樣在粗細的排序中,教師提供的一些示意圖,讓幼兒根據示意圖上的排列進行排序。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就會邊觀察、邊思考,不斷地探索,想出與同伴不同、與自己以往不同的排序方法。另一方面為孩子們準備一些低結構的材料,供幼兒自己選擇。低結構性的材料是指那些無規定玩法、無具體形象特征的材料,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操作時的想法隨意組合并可以一物多用,從而為其操作提供廣闊的空間。
3 明確區域活動材料的層次性
材料投放的層次性,是指教師在選擇、投放操作材料時,能夠預先作思考,將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與孩子通過操作該材料可能達到的目標之間,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要求,分解出若干個能夠與幼兒的認知發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層次,使材料“細化”。 所以,區域材料的投放要注重幼兒的年齡特點,投放不同層次的操作材料。從年齡段來區分,小班可提供有情境、游戲性、角色性為主的材料,中班提供以培養幼兒交往經驗和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為主的游戲材料,而大班則可提供較復雜的操作或益智類材料。同一年齡段的幼兒發展水平也是不一樣的,教師在提供材料時,既要考慮“吃不飽幼兒,又要考慮“吃不了”的幼兒,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得到提高。為了鍛煉小班幼兒小肌肉的發展,老師們會在生活區中,投放“夾珠珠”的操作材料。為了讓能力不同的孩子都能在操作過程中得到發展,我們在投放材料上下功夫:一方面可以提供夾珠珠的不同工具,如:小勺、木制筷子、竹制筷子、鐵制筷子等,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夾珠珠的不同材料,如:教師自制的小紙團、小乒乓球、玻璃彈珠、小塑料珠、小鋼珠等。這些材料的投放讓孩子們有了很大的選擇空間,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不同的材料,充分體現材料的層次性。
4 增強區域材料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符合幼兒心理特點的材料才能喚起幼兒內在操作動力,才能讓幼兒主動參與學習,因此,區域材料的趣味性就顯得尤其重要。可有的幼兒園角色區提供了全套仿真家具,可沒過多久,孩子們漸漸厭煩了這里一成不變的擺設,這些仿真材料的單一功能限制了孩子們的思維,他們對這種單一、枯燥的游戲材料難以維持長久的興趣。有的教師在提供區域材料時,總是選擇一些實物作為操作活動材料,或是反復使用相同的材料。使得幼兒在操作活動中沒有新鮮感,操作材料缺乏趣味性,不能調動幼兒學習欲望和激發幼兒參與操作活動的積極性。為了增強區域材料的趣味性,材料的投放應從幼兒的特點和興趣點出發。如:大班幼兒喜歡探究,我們可以在大班的科學區提供各種提小燈珠、電池、電線、小風扇、步驟圖等,讓幼兒操作如何把小燈珠變亮,如何讓小風扇轉起來;在玩沙活動中,意外發現幼兒對貝殼和石頭感興趣,我就在美工區增加了孩子和家長們從海邊帶回來的各種各樣貝殼以及幼兒園裝修時剩下的形態各異的鵝卵石,美工區馬上熱鬧起來,有的孩子對貝殼和鵝卵石進行裝飾、有的用貝殼和鵝卵石做印章、有的用貝殼和鵝卵石貼畫,玩得開心極了。
區域活動作為幼兒園集體教育活動的一種重要補充形式,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教師只有把握好區域材料投放的要素,有針對性地關注材料的目標性、操作性、層次性和趣味性,才能滿足幼兒區域活動的需要,提高區域活動的有效性,促進幼兒能力的發展和提高。
參考文獻
[1] 沈妤.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材料投放實踐研究.http://www.doc88.com/p-089650 133879.html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9.
[3] 福建省幼兒園教師用書.領域活動指導.中班上冊.海峽出版發行集團,2011.12:134.
[4] 華愛華.活動區材料的投放方式與幼兒行為及發展的關系.幼兒教育,2008(7).
【幼兒園區域材料投放的四要素】相關文章:
• 幼兒園班級管理解析
• 孩子在幼兒園學什么
• 淺談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師素質
• 淺談幼兒園游戲化教學
• 幼兒園剪紙活動初探
• 幼兒園美術區角淺議
• 探求提升幼教專業化水平的措施
• 談談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幾個問題
• 幼兒園有效教學之我見
• 中職學前教育初探(3篇)
• 幼兒園校車運營公司的發展前景
• 從評價轉向研討的幼兒園公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