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經過去一些實習和工作時間里,去過不少班級任教,發現了一個很常見的現象,每個班級總是會有那么幾個特殊的孩子幫助老師來管理班級,他們在班級中往往具有一定的威信,能夠代替老師發布一些命令。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總是能聽見他們的話語,“你不要再講話了,要不然就不要你玩了!”“你做這個,那個是乖的小朋友才有的玩的!”……他們的神態、動作、話語,儼然一副老師的樣子。他們也會常常幫助老師完成一些特殊的工作,仿佛在一個班級中他們具有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權利。實際上,幼兒的發展并不是平行的,幼兒之間在不同的場景中存在著一些差異,這種現象就是在一定的差異中產生的。
1 “小幫手”的內涵、類型
1.1“小幫手”的定義
《“小幫手”現象探析》中把“小老師”列入幼兒園教師的“小幫手”一類,根據行為指向的不同將“小幫手”分為兩類:一類是幫助教師遞送物品、傳遞信息的小幫手;另一類是幫助教師履行教育者職責,行使整頓班級秩序、監控約束其他幼兒行為的權力的小幫手。“小幫手”的職責主要有:維護規則秩序;幫助老師完成一些特殊的任務;進行示范指導等。
1.2“小幫手”的類型
1.2.1管理班級秩序的“小幫手”
這一類“小幫手”往往出現在晨間活動,游戲活動和過渡環節,他們的任務是幫助老師管理班級秩序,他們的權利往往被老師認可。
1.2.2掌管這一組權利的“小組長”
這一類“小幫手”主要的管理對象是一個組的幼兒,他們的任務主要是給一組的幼兒準備學具、餐具等,管理好意一小組的紀律等。他們的權利往往也是從老師那里直接獲得的,在管理的范圍上比班級秩序“小幫手”小很多,在內容上也比較瑣碎。
1.2.3進行傳遞工作的“小助手”
這一類“小幫手”的可能并不是具有管理紀律的權利,他們的任務往往是幫助老師傳遞東西或信息。這類幼兒也往往是老師最喜歡的幼兒。
2 “小幫手”的成因及其結果
2.1“小幫手”的成因
2.1.1幼兒自身決定自己的“位置”
幼兒個體的因素具有多樣性:首先,能力在很多時候都決定了一個人的位置,能力強的幼兒總是更能得到老師的青睞,在班級中能力強的幾個幼兒就像老師的左右手,他們幫助老師完成一些工作,幫助老師管理班級等等。
2.1.2成人因素影響幼兒
2.1.2.1來自教師的因素
從教師來講,教師教育思想觀念不夠端正。我們容易關注能力強的孩子,更多的時候只是滿足于這些優秀的孩子在關鍵時刻為我們爭光,從而忽略了對大多數孩子平時細致耐心的指導,淡漠了每個孩子全面發展的責任感。
2.1.2.2來自家庭的因素
家長的文化程度是影響教育效果的一個因素。有較高文化知識及修養的家長比較客觀地評估自己孩子的能力、性格、特點,去挖掘孩子潛在能力。事實說明,孩子個性發展良好的可能性隨著父母文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反之,隨著父母文化水平降低,幼兒能力發展一般或較差的可能性也會增大。
2.2“小幫手”現象造成的后果影響了幼兒受教育機會均等性
如果我們老師一直把眼光只放在我們喜歡的、能力強的孩子身上,我們應該考慮到一定會有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產生,對于那些同樣期望得到老師愛的孩子,在他們幼小的心理一定感受到了不公、失望、自責等這些并不是他們該擁有的不良的心理問題,而這些心理上的不快卻正是他們所崇拜的、喜愛的老師給他們的。對于我們關注的孩子,他們未必也能很好的成長,相反過多的關注可能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問題,使他們造成過多的自信心和優越感,覺得自己是與眾不同的,覺得一個人可以得到更多的榮譽,變得脫離群體,從而影響他們的個性。
3 反思與措施
3.1老師不能讓個別幼兒享受特權
我們可以給每一個幼兒當“小組長”或“小老師”的機會,但是要告訴他們想要上來當老師的“小幫手”就必須先把自身的一些壞習慣改掉,然后才有資格去叫同伴做好。這樣的效果很好。我們班級的小杰每天早上過來都會哭鬧,這天早晨他進園的時候也不例外,他還是賴著媽媽不肯進教室,老師和保育員怎么勸都沒有用。好不容易他進了教室一個人在那里哭,過了一會兒筆者走過去告訴他:“如果你馬上不哭,今天就請你去送出勤本。”沒想到他的好奇心馬上被調動起來了,連忙說:“好,那我不哭了,我馬上不哭了。”一邊擦著眼淚一邊走到外面坐下來開始跟同伴玩玩具,等筆者點完名填好出勤本,看到他一直很期待的望著筆者,當筆者喊著他的名字請他幫我送本子的時候,他滿臉得意的答應了,步伐還很輕快。這時候,其他的幼兒都流露出羨慕的神情。對于別的幼兒,筆者也承諾了,如果表現有進步,都可以幫助老師做一些事情,用不同方式來鼓勵他們,讓他們知道自身有哪些進步或者哪些不足。
3.2要理智地愛孩子
作為老師,我們經常告誡家長不要溺愛孩子,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要讓愛害了孩子。我們班有一個非常懂事得女孩子,不論什么事情都能夠積極的參加,還顯得比較老練,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有一天午睡的時候她久久沒能睡著,而是在跟鄰床的同伴講話,我很生氣的走過去拍了拍她的被子,比較嚴厲的叫她快點睡覺,不然以后不讓她每天收拾玩具了。沒想到她把頭轉過去一個人偷偷的哭。我馬上安慰她說:“老師知道你是一個好孩子,想把有趣的事情告訴好朋友,但是現在不是聊天的時候,你可以一會兒午睡起床了繼續告訴他。”然后她馬上安靜地入睡了。
3.3營造一個平等關愛的環境
老師對孩子的愛應該是面向全體的,要盡量注意讓自己的愛滋潤每個幼小的心靈,擁抱每個孩子,傾聽每個孩子,讓每個孩子感到老師是喜歡自己的,也是喜歡大家的。我們要努力營造一個和諧的、充滿關愛的平等的環境。
3.4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顧此失彼
當老師發現一些孩子得到太多的關愛時,就應該及時糾正,避免他們養成壞習慣。愛可以讓孩子健康快樂的發展,也可以讓孩子誤入歧途。我們只有恰當的表達對孩子的愛,才能讓他們在愛的陽光雨露中茁壯成長。
在和孩子交往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讓他們知道他們自己每一個都是最特別的存在,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都有閃光點,但同時也要讓他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是平凡的,因為,任何一個人存在的閃光點在別人身上也許只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而已。請讓每一個孩子都知道老師對他們的愛和不滿從來不曾消失。
【淺談幼兒園中的“小幫手”現象】相關文章:
• 學前教育研究思路淺析
• 幼兒園“數學繪本”教學探析
•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學
• 幼兒園飼養活動的有效開展
• 淺談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小策略
• 對當前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思考
• 甘肅幼兒園校車之殤
• 建構開放、自主的幼兒園環境
• 解析幼兒園游戲中的管理機制
• 幼兒園閱讀推廣的有效途徑
• 專題:幼兒園辦園成本透視
• 對幼兒園管理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