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教育理念不同,但無論在何種培養理念下,師資都是備受強調的關鍵要素。 支持派: 2005年底, 中國人口計生委培訓中心組織了一次赴韓國、日本的嬰幼兒早期教育考察。時任北京市人口計生委宣教處處長的劉鳳婷回來后,對日韓早期教育中對英語教育的投入十分感慨。
“在韓國我們聽了一節英語課,五六個孩子圍坐在小桌旁,教師讓學生聽、畫、剪貼,很輕松就完成了一節課的教學。接下來是做作業,基本上就是涂鴉。我們感到,這種教學方式是在做游戲,而不是我們傳統意義的‘上課’。然而, 正是這種自主的、娛樂式的教學方法,提高了韓國新一代人的英語水平。孩子們每天在這里學習,兩年后就可以和外國人進行一般性的交談。”
韓國方面介紹說,高素質的師資是教育質量的保證。韓日官方明確規定早期教育工作者必須經過兩年以上的專業培訓,掌握心理學、
音樂、
舞蹈、琴、棋等知識與技能,要通過專業考試,持有上崗證書。另外,當時韓國民辦幼兒園聘請了很多外籍教師,月薪約為萬元人民幣,還提供免費食宿以及往返探親機票,吸引了一批高素質的人才。
不過劉鳳婷也發現,盡管韓日兩國不吝惜在教育上的投資,然而他們參觀的各種幼兒園在硬件建設方面與國內比并不突出,很多官辦幼兒園沒有塑膠跑道和娛樂設施,只有一個黃沙土操場。
對于教育資源的分配一直是中國早教體系中最具爭議的話題。校園建設等方面的撥款不少,但幼師的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卻仍然讓業內人士搖頭。因此,中國的幼兒園很少能聘請到類似日韓幼兒園那樣高水平的外語教師。
除了日韓,美國也很鼓勵第二語言的早期教育。同樣的,美國在早期教育方面的師資水平在全球也首屈一指。在美國,幼兒園的教師至少要有幼教專業的大學本科學位,有的州還要求有碩士學位。
反對派:
臺灣“教育部”在搜集相關研究文獻,并進行了多方咨詢(包括家長、幼教工作者、語言學、幼兒教育、英語教育等方面的學者專家)后,在早期教育中對待外語上采取了和日韓截然相反的觀點,并出臺了相關法令。
相關法令,對于幼兒園的名稱、師資與課程安排均有明文規定。如果采用“全英語”、“No Chinese”教學,在招牌、網站、宣傳單上以“雙語”、“幼兒美語”、“ 國際美語”等違法立案名稱宣傳,或聘任外籍老師任教,就要被取締。
臺灣教育部門通過大腦神經科學、語言學、英語教育的相關研究發現,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的關鍵期假說并不成立。在英語是外語的環境下,幼兒學得快、忘得也快,越早學習并不保證英語能力就一定好;相反,認知發展較成熟的青少年學習外語會比幼兒有效率得多;先掌握母語的讀寫能力和語言規則對于學習外語會有所幫助。
另外依據幼兒教育的相關研究發現,在“全英語”的環境下,由于語言的隔閡,幼兒不僅易產生厭惡學習的心理,還可能出現一些溝通障礙、價值觀扭曲、文化認同偏差的問題,甚至影響中文能力的發展。
但這并不意味著完全禁止幼兒接觸英語。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情況下,幼兒園可以引導幼兒了解外國文化或在課后安排英語才藝課程,以聆聽歌謠、說故事、玩游戲等適合幼兒學習的方式,讓幼兒有機會接觸英語者。
除了取締“全英語”教學,臺灣還有一項讓人大跌眼鏡的規定——幼兒園不可聘任外籍老師教授英語。因為教育部門認為,學齡前幼兒需要在與他們關系親密、讓他們有安全感的大人的照顧下學習與發展,因此流動性很高的外國臉反倒不合適。
【雙語幼兒園,誰支持,誰反對?】相關文章:
• 華熙國際雙語幼兒園招聘啟事
• 喀什地區雙語幼兒園課程的現狀考察
• 雙語幼兒園園歌
• 什么才能算得上是雙語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