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接在辭海里解釋為互相連接。在教育領域里是指兩個鄰近的教育階段之間在教育工作上的相互銜接,它們應該在教育目的、教育任務、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組織形式等方面互相銜接。在這里幼小銜接是指依照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協助兒童順利地從幼兒園階段過渡到小學階段。
由伯恩斯坦提出的教學模式觀點來分析,幼兒園階段的教育活動屬于“能力模式”,學習活動以計劃和主題的方式呈現,學科知識分類不明顯,學習空間彈性大,學習情境中沒有明顯的權威控制,教學活動重視學習者能力的展現。小學階段的教學活動則屬于“表現模式”,教學活動以學科分類呈現,學習空間彈性小,教師是明顯的權威者,教學活動重視學生最后的成績。
在“能力模式”為主的幼兒園教育到“表現模式”為主的小學教育的轉變過程中,兒童不僅面臨學習環境的變化,還要實現角色期望以及行為規范的轉換,這包括教師、朋友、行為規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變化。如何解決好幼小銜接問題,直接關系到兒童的健康成長及今后的發展水平。
一、幼小銜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單向性。
大部分小學不重視幼小銜接工作。許多小學教師不了解幼兒,不熟悉幼兒園的課程設計、教育進度等工作,使得幼小銜接工作中只是幼兒園在積極開展幼兒入學前的準備工作,在教學要求、內容、方法以及作息時間各方面都主動地向小學靠攏。出現幼兒園單方在做幼小銜接工作,但許多的事實都證明了雙向準備才是解決幼小銜接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片面性。
幼小銜接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從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全面進行,不應僅偏重某一方面。在幼兒入學前的學習準備中,幼兒園也應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幼兒良好的非智力品質,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基礎能力。由于社會現實因素的影響使得幼兒的學習過程與教育目標很不一致。幼兒園為了做好單方面的幼小銜接工作常常出現工作的片面性。
(三)突擊盲目超前性。
幼兒的識字、計算等方面的能力在很多的小學中是決定幼兒入學的主要依據。為了使幼兒能夠在小學招收新生時所進行的所謂的摸底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使得幼兒園不得不在大班的幼兒教育中進行相應的突擊訓練。
有的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或過于考慮小學讀寫算得教育要求,將小學部分學習內容提前交給幼兒,背離“幼兒教育大綱”的要求,拼命在知識上加碼,甚至用小學一年級課本進行教學,有的還把小學的一些做法如考試、留家庭作業搬到幼兒園,過早地讓幼兒進行緊張的學習活動。
(四)表面性。
不少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幼兒入學前的準備意識不強,沒有具體措施。在幼兒園大班中,上課時間延長,游戲時間、活動數量減少,室內擺放著小學里的課桌并給幼兒排座。很多都是只停留在文件、法律法規的表面。具體內容不明確,工作落實不到位。
二、幼兒園與小學銜接工作的建議
(一)幼兒園方面。
1.幼兒園應增強準備意識;2.幼兒園應增強整體觀念;3.向大班幼兒進行語言理解和語文概括方面的訓練;4.重視培養幼兒的非智力因素;5.對幼兒觀察能力提出更高要求;6.在體育活動中,適當增加常用口令,以免兒童初入學時在體育課上茫然不知所措;7.讓幼兒學會和同伴友好相處,盡量減少初入學兒童對師生關系變化產生的不適應;8.使幼兒有一個強壯的身體,能夠承擔得起初入學時學習時間驟然延長所增加的負荷。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多方面有意識的培養,對幼兒入學的不適應感進行了解,在教學中適當的對幼兒進行調整,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培養幼兒的適應能力,對幼兒入學后的心理變化有很大的幫助。
(二)小學方面。
1.小學應全面了解幼兒、熟悉幼兒園工作。小學教師要深入了解幼兒院,了解幼兒在家表現、父母態度、家教環境,指導家長為幼兒入小學做好必要準備,盡量與幼兒接觸,談論幼兒感興趣的問題,消除幼兒的陌生感、焦慮感;2.科學制定小學初的生活制度,盡量減少“破度”,一年級教室應根據本班兒童的實際情況和幼兒園大班后期課程設計的特點適當安排入學初的課程、課時,增加活動性課程,減少知識性課程;增加或外活動時間和兒童感興趣的活動,盡量減少作業任務、控制家庭作業量,動靜搭配,寓教育與游戲中,調動兒童的學習積極性;3.配合幼兒園做好大班后期銜接工作。小學教師要熱情接待來參觀的幼兒,開展活動時主動邀請大班幼兒,教育小學生熱情照顧幼兒園的小弟弟小妹妹,加深幼兒對小學的了解,并對小學環境、老師、同學產生親切感。
(三)家庭方面。
1.父母要帶孩子即將要上學的小學熟悉環境,減少陌生感;2.多與孩子溝通。告訴孩子進入小學后,學習是主要任務,有很多方面的變化,讓孩子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有充分的心理準備;3.準備一套合適的學習用品。以簡單、功能不復雜、適合幼兒身體特點為最好,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學會收拾書包、學會整理文具。
總之,幼小過渡是兒童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變。在這一段時間里,幼兒身邊的許多環境都發生了變化,這就要求幼兒園、小學和家庭共同努力,在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前提下為幼兒創設一個好的環境和心理氛圍,讓幼兒在寬松、健康、自由的空間里接受小學生活,迎接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轉變。所以只有搞好幼小銜接,才能使兒童身心健康發展,使千千萬萬的兒童健康、活潑、快樂地成長。
【幼兒園與小學銜接工作初探】相關文章:
• 幼兒園管理工作創新的策略探討
• 幼兒園一日生活平等教育策略
• 幼兒園的音樂教育
• 繪本教學中幼兒教師論文
• 幼兒園音樂游戲指導策略的實踐
• 如何做好幼兒園家訪工作
• 職高幼兒教育心理學課堂研究
• 幼兒園古詩教學策略之我見
• 基于游戲化的幼兒園教學分析
• 讓“越劇之花”在幼兒園綻放
• 幼兒園提升環境價值的策略
• 智能機器賦能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