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班級文化建設,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大力加強和建設班級文化是幼兒園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班級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基層單位,通過創建班級文化可形成具有獨特凝聚力的班風班貌、制度規范和精神氣氛等,是幼兒園得以可持續發展的巨大內驅力。在幾年的工作實踐中,我們加強了對創建班級文化有效策略的研究,使幼兒園班級文化朝著正規化、多樣化、群體化、藝術化方向發展。
一、環境文化建設
1.優化班級內部、外部環境
不斷營造“文化育人”的氛圍,讓班級里時時處處充滿濃濃的文化氣息,讓孩子在健康和諧的文化環境中,感受美的氛圍、接受美的熏陶、享受美的行為、得到美的升華,強化班級文化在素質教育中的隱性教育功能。
教室環境規劃要體現一定的文化內涵,巧妙設計各個活動區域,如:自然角、閱覽區、操作區、游戲區等;教室內窗明幾凈、整潔;富有文化內涵,布置典雅、美觀;教室外家園聯系欄內容豐富,給人賞心悅目之感。
2.讓每一面墻壁都與幼兒對話
各班為幼兒創設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與課程相適應的學習環境及內容豐富、材料充足的活動區,使幼兒在玩中求發展。將活動室的每一個角落和每一面墻壁都盡可能得到充分利用,作為向幼兒傳遞信息、創設氛圍或展示其學習成果的有用之處;在寬闊的長廊墻壁上,展示了幼兒豐富多彩的生活,向家長宣傳了幼兒園的教育理念。使幼兒園逐漸形成層層有教育主題,班班有教育特色,處處有教育契機的濃厚育人氛圍。
二、制度文化建設
在制度文化建設方面,在通過認真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三門峽實驗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創建方案》的基礎上,結合班級實際,教師、幼兒、家長共同制定班級公約,制定班級切實可行的制度、班規、班訓,增強班級成員之間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
1.營造良好氛圍
努力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如經常開展讓學生比賽誰說的響亮、猜謎語等活動,給孩子一個白天無法取代的家。
2.激發主體意識
以幼兒為核心,讓幼兒積極參與。如各班開展的“我是小值日生”活動、“你今天準時來了嗎?”、“天氣預報我知道”等活動,體現了班級文化中隱形的教育因素。
三、精神文化建設
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它是班級成員認同的價值觀念、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道德標準、行為方式等。班主任老師要通過組織幼兒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感悟、發展,通過活動打造積極向上、團結拼搏的班級精神。
四、班主任建設
自市教育局舉辦“五項活動”以來,我園以培訓及展示活動為載體,為班主任搭建成長、成熟、實現自我價值的舞臺,鍛造學校德育工作骨干隊伍,提升班主任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施教藝術,傳播優秀班主任的先進理念和傳授班級文化建設先進經驗,各班的班主任積極參加班主任“比武”活動,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的組織管理、溝通協調能力。
五、家園合作文化建設
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頒布和實施,給我們對幼教工作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幼教工作也包括家長工作。因為幼兒園的教育更加需要家長的配合。幼兒園建立了家長學校和家委會,利用家長會、家訪、家園直通車和家長開放日等形式,有效地保持了良好的家園(班)合作教育。我們采取的方式一是利用多媒體網絡建立幼兒園的獨立網站,在上面介紹幼兒園的情況,向家長宣傳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教學動態最新動態和家園互動論壇等。二是不定期召開活動內容豐富的相關主題家長會,新穎的主題性家長會增加了家長會的實效性,是家園合作的好方式。三是組織形式多樣的家長開放活動,如邀請家長來幼兒園參觀或聽課,舉行“親子運動會”等。我們充分發掘和利用家長資源,使家園合作的理念和方式得到了創新。
突出“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教育理念,以素質拓展為目的,立足實際,突出特色,通過加強校園文化活動的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拓展校園文化暨班級文化活動,努力構建具有濃厚育人氛圍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我們的校園文化正朝著正規化、多樣化、群體化、藝術化方向發展,將使幼兒園成為幼兒身心愉悅的成長樂園。
只要我們在幼教工作中去用心探索,相信我們就會走出一條更有特色的家園之路。
(作者單位 河南省三門峽市實驗幼兒園)
【淺談幼兒園班級文化建設】相關文章:
• 幼兒園家園合作的必要性
• 幼兒園為何喂服“病毒靈”?
• 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技能課程改革
• 淺談幼兒園民間游戲活動
• 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應從幼兒園抓起
• 談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的指導策略
• 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所在
• 人性化管理下的幼兒園建設初探
• 淺談幼兒園語言識字教學方法
• 談如何做好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
• 秋季的幼兒園管理
• 說課:幼兒園大班舞蹈教學《泥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