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家長工作,使家長真正成為我們教育工作的合作伙伴就成了我們每一個幼教工作者應該考慮的問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應有新的再認識: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是同等重要
人類3歲以前所吸收獲得的知識,相當于成人花60年拼命學習所獲得的知識量;而生理學家也發現,3歲幼兒的腦神經發育已經達到成人的60-80%。0-3歲這個時期幼兒以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來學習、獲取需要,以人們無法想象的驚人速度和能力將所有看到、聽到、接觸到的信息、事物照單全收,并像照相機一樣一一留在大腦的底片中,從而形成一生人格、智慧、情感、意志以及生活習慣、方式的基礎。
我們平時常?吹胶⒆由砩系脑S多毛。簯卸琛⒁蕾囆詮姟⒉欢Y貌、任性、亂花錢、學習不專心等等,總有大人跟在后面說,有些父母有心幫助孩子改掉這些壞毛病,可就是不見效。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長在教育中只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治表不治里,沒有把勁使在培養孩子的習慣上,因此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習慣是什么?是一種自動化的動作和穩定的行為方式。它不需要別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刻意去做,這就是所謂的“習慣成自然”。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人一生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孩子行為習慣中,家庭教育是滲透力最強的教育,家庭是最好的課堂。
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教孩子做人,做一個符合社會需求的人。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所能做的就是打好做人的基礎,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孩子終身受益的東西。從長遠來看,這個基礎打好了,比孩子學知識、學特長對他一生的作用更大,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從“小”做起最重要,也就是從小時候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家做起。良好習慣不是一日之功,只有在長期反復的訓練中才能養成。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必須一竿子插到底,切不可“前緊后松”,父母要不怕反復。
家庭,是人一生教育的起點;父母,是孩子一生教育的第一位老師;日常生活教育,是幼兒最基本的生活能力的培養,是在家庭環境中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教育。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尤其是幼兒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幼兒園,是幼兒集體生活的一個起點,是幼兒從出生到認識現實世界、跨進社會的第一步,在這里接受了最早的系統傳統文化教育,促進兒童基本行為規范和生活習慣的養成,身體健康和智能發展等綜合素質教育快速發展。但是當今社會是一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老師是教書育人的園丁,但家庭是推動孩子成長的主要因素,同樣在教育方面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現行的教育制度的九年制義務教育,這是最基礎的教育,但是孩子的行為禮儀、道德素養教育也一樣的重要,品德好壞關系到孩子一生的成就。所以,我認為,幼兒園有責任教育好孩子,作為家長有義務配合幼兒園教育好孩子,兩者相輔相成,誰也離不開誰,同等重要。
【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是同等重要】相關文章:
• 農村幼兒園開放式教育之思考
• 幼兒園的班級管理方法和策略
• 幼兒園民間游戲課程的構建
• 幼兒園精選寶寶菜譜5款
• 淺談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的教學
• 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提升之我見
• 幼兒園兒歌游戲教學實踐探討
• 論幼兒園高清監控點的設計
• 上海市幼兒園感恩教育現狀研究
• 淺談幼兒園集體教學的有效性
• 小議如何有效防治幼兒園意外傷害事故
• 西北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現狀調查